丹佛华人资讯网
  • 首页
    • 电子黄页 >
      • 餐馆,甜品店,面包店
      • 食品公司,餐馆服务
      • 超级市场,酒庄,参茸海味,药妆零食
      • 保险经纪
      • 人寿保险,退休理财
      • 地产经纪, 银行,贷款公司
      • 快递,汇款,招牌,印刷,电脑
      • 西医师,眼镜行,脊骨神经医生,牙医
      • 中医,中药房,中成药,按摩,足疗
      • 长者活动中心,成人护理
      • 家电,抽油烟机,冷暖气安装修理,电工,水管工,水泥工
      • 装修,庭院,杂工, 风水
      • 律师
      • 会计师,税务师
      • 代办,摄影,翻译
      • 教会,佛堂
      • 社团服务,学校社团
      • 旅行社,机场接送,包车服务,短租
      • 理发师,美容院,裁缝师,洗衣店,宠物相关
      • 中文,音乐,舞蹈,绘画,体育,中医,武术学校
      • 车行,驾校,修车
      • 金铺,殡葬服务
    • 科州华商广告
    • 新增商家申请表 >
      • 商家推荐表
  • 科州讯息
    • 活动讯息 >
      • 2023年科州贺岁活动总汇
      • 我与科州的邂逅 | 科罗拉多州摄影图文大赛 >
        • 一号参赛者:张恣宽(网名:长心宽) >
          • 作品集
        • 二号参赛者:宇文棠龙 Tanglong YuwenLink Page >
          • 作品集
        • 三号参赛者: 陈永锡 >
          • 作品集
        • 四号参赛者: Yudan Lou (娄羽丹)Link Page >
          • 作品集
        • 五号参赛者: Camelia Kong (孔献华) >
          • 作品集
        • 六号参赛者 Syla女士 >
          • 作品集
        • 七号参赛者 郭洪宇先生 >
          • 作品集
        • 八号参赛者 郭韬先生 >
          • 作品集
        • 九号参赛者 温摩西先生 >
          • 作品集
        • 十号参赛者 兔子女士 >
          • 作品集
    • 新冠头条 >
      • 新冠补助
      • 新冠疫苗
      • 新冠检测
    • 税务讯息
    • 美食图鉴
    • 美食考察 >
      • 2023年年菜总汇
      • 2022年年菜总汇
    • 私房食堂
    • 旅游指南
    • 科州何处去
    • 丹佛,我们的家
    • 我们的科州,我们的故事
    • 科州人走天下
    • 科州华人频道 >
      • 视频
      • 播客
  • 交流广场
    • 外卖菜单
    • 义工报名
    • 社区资源
    • 平价诊所
    • 医疗费用减免
    • 家暴庇护服务
    • 语言学校 >
      • 丹佛 >
        • Emily Griffith学校
        • 春天学院
      • 南丹佛 >
        • 春天学院(在阿拉帕侯社区大学校区内)链接页面
      • 奥罗拉 >
        • 奥罗拉社区大学(不是密集课程)
      • 湖木 / 高登 >
        • 红石社区大学
      • 波德 >
        •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 科泉 >
        • 科罗拉多大学科泉分校
        • 派克峰社区大学 (不是密集课程)
      • 科林斯堡 >
        • 前沿社区大学科林斯堡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Loveland
      • 前沿社区大学Loveland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分类广告
    • 招聘求职
    • 分租出租
    • 汽车买卖
    • 生意转让
    • 二手物品
    • 提交讯息 (免费)
    • 电子版
  • 艺文专区
    • 作家 >
      • 游守义先生
      • 梁应权先生
      • 吴怀楚先生
      • 吴纪珍女士
      • 方诺女士
      • 罗环环女士
      • 简名佐女士
    • 书画家 >
      • 张昕先生
      • 张桐先生
      • 周杰卫先生
      • 苏彰诗先生 >
        • 画廊网址
      • 耿默女士
      • 悲痕先生
      • 依艺女士
      • 游陈瑶珍女士
      • 丁三宝先生
      • 郑云云女士
      • 黄磊先生
    • 摄影家 >
      • 叶娴女士
      • 余珂昕小姐
      • 张恣宽先生
      • 宇文棠龙先生
      • 陈永锡先生
      • 娄羽丹女士
      • 孔献华女士
      • Syla女士
      • 郭洪宇先生
      • 郭韬先生
      • 温摩西先生
      • 兔子女士
    • 手工艺术家 >
      • 李一冉小姐
      • 陶然小姐
    • 其它综合 >
      • 外州演唱会片段
      • 文房四宝网购
      • 资讯网读书会 >
        • 豆瓣书评
      • 读者投书

美国学生贷款

7/27/2018

0 Comments

 
美国学生贷款在2008年之前是10年偿还期,当时就业顺畅,学生贷款容易申请。2008年之後,学费扶摇而上,加上遭逢美国在近半世纪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业下滑,於是2008年欧巴马政府延长学贷,依据个人情况把从10年还款期延至20年,并以月收入比例缴纳学贷月费。学贷、未成年孩童扶养金和税务局积欠税款皆不能以破产之名而一笔勾消,这种债务是连带利息跟定终身直到还清债款为止。2017 年 10月美国从高校毕业进入大学就读的比例是66.7%, 20 岁 - 29岁学士毕业(bachelor’s degree) 就业率为77.6%。 剩下的比例可能有些继续就读研究所,找不到工作的是极少数的。大学毕业2016年平均薪资由工程师年薪$64891、计算机科学$61321、数学和科学$55087、商业$52236、医疗$48712、农业和自然资源$48792、卫生保健$48712、大众传播$47047、社会科学$46585、人文$46065、教育$34891;学贷每人平均由2012年的2万9仟多增加到2018年的3万9千多,贷款学生约4千4百万人之多,学贷债务已超过全国信用卡债约6200亿美元。这个数字对年轻人和成家立业的家庭都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字。

「人才外流」 和「人才过剩」其实是同样一个结果,每一位父母为了孩子教育和未来总会在孩子年幼时开始存上大学的费用,特别是中国的父母,当然我也不例外。女儿正巧碰上2009年经济衰退期上大学一年级,当时在本州就读「北科大」- Colorado Northern University 每年连住宿和学费近2万,伙食和交通费还不包括在内;若就读在波德市(Boulder )南科大1年约3万。这是何等数字?中产家庭多子只能让孩子申请学贷,申请时大多父母亲都做担保人,父母亲所得不高还申请不到。若孩子不能上大学,未来生存的机会更是渺茫。为了在财政上挤出女儿大学和住宿的费用的我只能大房换小房;当时帮我正在做室内装潢的韩侨老李的小儿子也正刚好在科州科林堡大学(Fort Collin University )就读,两位年届半百的父母相互诉苦如何凑学费,老李是不断接工程做,我则是提前拿出养老金(IRA)和卖房变现,两人都不愿意孩子毕业後还有学贷,心疼啊!

2011年,好友的女儿从南科大毕业2年後主修「心理学」一直找不到工作,偶尔在自家餐馆赚取零用金,好不容易经人介绍到一家专门追讨学贷的讨债公司任职,起薪$13一小时,工作轻松,她告诉我偶尔会收到「死亡證明书」,有一个例子就是一位医学院毕业生不堪负荷20多万学贷的年轻人,加上毕业後就业不顺就结束生命;另一些是意外死亡者等,他们所欠的学贷就被註消成了呆帐。她又说了:「有些人跑到美国本土外就业,政府和债权人ㄧ样有办法追债!」。唉呀!听起来是何等恐怖。年轻人毕业後面对缓缓复苏的就业市场和通货膨胀,然後再加上学贷,同时又不愿因为负债而犠牲了生活应该有的基本享受,於是在层层帐单夹缝中生存。然而借贷公司行号和银行针对年轻人求学借贷的广告是有增无减。现在的年轻人看著20多年前毕业的大学生都已年过中年仍在付学贷时不免心生警惕,开始把求学梦想和现实世界之间作一个「合理的比较」。

每一个世代的年轻人所面对的竞争市场和环境都不太一样,虽然「教育」费用是愈来愈高,中国改朝换代几千年下来,做父母的仍会尽最大的能力让孩子受教育、上大学,希望孩子们未来的生活品质更好。然而「教育」仍是最好的途径。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宋 汪洙
0 Comments

遊民

7/22/2018

0 Comments

 
遊民(homeless)也就是无家可归的弱势族群老百姓,30年前在美国对遊民的印象就是老、弱、贫,残,疾病缠身,或者少年无家等。年轻人身强体健还有东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机会,年过中老年,那就成了「物竞天择」、每况愈下的惨状。竞争社会是年轻人的天下,年轻人是乐观进取,喜欢歌舞升平的环境,没人喜欢瞌瓜子聊穷困弱势的「隐形族」。动物世界也是一样,老了、弱了,在森林中猎不了物食就等著吃残剩的猎物或挨饿,等著等著,瘦骨如柴,一病不起地倒下去.....。

11年前,2007 -2009在美国因次贷危机所引发的的「经济衰退」瞬间造成870万人失业,60%失去的工作为时薪$14 - $21 美元,40%就是ㄧ般中产的薪资族,7万户家庭顿失居屋,4700万人申请国家「食物卷」,从此後遊民的脸孔多了一张「高学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族。即使2010年之後平均每个月增加19万馀就业机会,但多为低工资时薪,所得减少,自然消费力下降,自今9年後,就业比起经济衰退前增至70%。「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中国几仟年下来的观念,但是在美国2016年的统计数目已打破这项迷思,申请就读大学仅有56%在6年内毕业,失业率约2.1%,非大学毕业失业率7%,千禧年这一代的年轻人(Millennium)竞争激烈,又面临物价高涨薪资跟不上的窘境,真是生不逢时,吃香喝辣轮不到。

笔者一生有幸遇到美国自1929-1932年大萧条以来最厉害的「经济衰退」, 这是一个什麽样的现象?为了生存,大学毕业生抢高中生毕业的饭碗,成人孩子搬回与父母同住暂时渡过难关,那一阵子本社区邻舍增添了很多车子违规停在路边,社区管理会也改规让车子允许庭在自家草坪路旁,丹佛房产价格调降35%,房租下滑,银行拒绝信贷,存款用尽付不出房贷和帐单又无工作就成了「遊民」。当时有工作的人们可能从不会想到也不愿意去面对这一项现实的问题:「一生努力的成果在一场全国性经济衰退和长期失业竟变得一无所有。」

左右邻舍聊一下,除了退休族生活无大恙,隔壁30多岁的大卫一家老婆任教,他说失业四个月後找到本行工作却比从前工资少掉35%,爱做不做还有孩子要养,能找到工作算万幸,他还是抱著感恩的心情。我的爱尔兰邻居法兰丝乃单身寡妇多年,一直在建築材料公司做行销员,经济衰退时56岁,寄出去数百份简历石沉大海,马上用剩馀退休金存款付清最後2万房贷,为了生存从欧巴马总统时代的延长2年失业金,完毕到失业救济金加食物卷,最後以医师證明说是双手膝盖严重内风湿加开刀和忧鬱症争取「残障金」,可说是过五关斩六将,让我看得「瞠目结舌」。到她家,她宴请我「教堂救济食物和罐头」,有麵粉、米饭、麵包、火腿汉姆和水果蔬菜罐头样样齐全。法兰丝这麽做还不是为了保住房子,留住仅有应急的积蓄,以至不会沦落成「遊民」。

今日的美国,无家可归的遊民正在高房租下的大城市中攀升,无论是睡在车子里或车房的工作者,与身无分文的遊民只是「ㄧ车之差」,随著科技与资讯的发达,愈来愈多遊民的故事透过网站的YouTube 广传,当有些人在经济衰退开始从中产阶级,有房有车跌入到人生最低谷,最後到永无翻身之日,这样的故事如何能警惕世人其实其效果彰显并不佳,因爲永远不会有人相信自己会成为遊民的。看见遊民更不想去探讨社会原因和他们的故事。但是,遊民几仟年下来ㄧ直是存在世间中的不幸人群。

天主教德蕾莎修女的诗句:
耶稣对我而言是何许人?
是饑饿的人,我们要餵养祂。
是受渴的人,我们要给祂水喝。
是赤裸的人,我们要给祂衣穿。
是无家可归的人,我们要收容祂。
是患病的人,我们要医治祂。
是孤独的人,我们要爱祂。
是痲疯病人,我们要洗涤祂的伤口。
是乞丐,我们要对祂微笑。
是婴儿,我们要拥抱祂。
是盲者,我们要带领祂。
是哑巴,我们要替祂发言。
是残废者,我们要搀扶祂。
是妓女,我们要使祂脱离险境,做祂的朋友。
是囚犯,我们要去探视祂。
是老年人,我们要服侍祂。
0 Comments

劏房、窝居、笼窝

7/15/2018

0 Comments

 
前几天女儿告之,其中一位好友年近30上个月公司来信一封说财政不佳需裁员而被解雇,目前提领失业救济金,同时也开始了求职面试。这位年轻人ㄧ直从事电脑软体程式设计,对求职并不太忧心,和女友才刚加入女儿ㄧ行10人居租离樱桃溪州立公园水库不远的公寓社区,都有室友,一间两房两卫浴,共享空间约27坪(1000 sf)环境优雅。这10位年轻人都是大学毕业,有学贷的世代,身强体健,就是存不了钱的「月光族」,能享受的就是「友谊」和「青春」。女儿已将迈入第四年在国中教学的生涯,下个月就27岁了,她如果是出生在40多年前的世代早就达成「美国梦」- 有房有车準备结婚。
看看地球另一端的台湾、香港、北京、汉城等大城市的年轻人群,在香港的「劏房」和在台湾台北市的「窝居」就是这个世代因拮据的土地资源和薪资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因素而拥挤在空间3-4坪(约140sf)的小房窄居(Dwelling Narrowness) . 「劏房」和「窝居」是一个近10几年的新名词,由「套房」到双人床一卫浴无厅的「雅房」到如今的「劏房」和「窝居」是这一代单身族群的居住环境。在香港有28万人申请低收入「公房」,港政府每年平均供应量2万套,等候年数7年不等。在台湾有低收入福利金,无房者窝居,有房者省吃减用,买不起或租不起房的专业年轻人就与父母同住。大学刚毕业之後在台北任职平均薪水约3万台币(1000美金),房租$200一$400美金,每日伙食掐在$7美金左右,也无怪乎这ㄧ世代的台湾年轻人嘲讽揶揄地说自己是「薪酸族」或「厌世代」。由於日本和台湾的居住与经济文化类似,居於前车之鑑,看著日本年轻人恋不起爱、结不起婚的「草食族」,台湾年轻世代怯怯地步入雷同景象,确又知忧心何用?於是「小确幸」哲学观兴起。日本许多年轻居家设计师专门将6坪约240平方呎的单身族小房以视觉效果设计成较为宽敞怡人的空间感,可算是「画饼充饥」。吾友15年前在台北市西门町买个10坪(360 Sf)一家四口居住,平均一人居住空间90平方呎(约3坪),盛情款待,老同学多年不见,非要我和她在「楼中楼房间」过夜,楼中楼就是屋顶再架一个床位,小梯爬上去,左右上方各一床位,人坐著头已顶上樑,两个人像小女生ㄧ样重拾往事叙旧,当时也不觉的怎麽样,反而是窗外正下著溼冷的毛毛雨,能与老同学相聚有一种幸福感!她的年长父母就睡在下面窄小客厅旁,我洗个澡得经过小厨房跌跌撞撞。15年前10万美金购得,上一回朋友告诉我已翻了近3倍价值了。
在往纽约市华人聚居的法拉盛市区瞄ㄧ眼,被新闻采访的年轻单身劳工族薪资平均约在$2000美金左右,房租约$600占去每月所得30%,加上车子、汽油、保险等也差不多所剩无几。在科州身为房东14年来的我也注意到丹佛城市年轻世代租屋的变化,特别是最近五年来,科州自2013年以平均每月约10000人迁入与就业求职的状况,租屋供不应求。我把ㄧ房到叁房不等的租屋给多年的管理公司代管,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把「规矩」放下,顺应潮流。两房两卫940平方呎(26坪)竟然住4位成人,叁房叁卫浴租屋分租3人,这些都是10几年前少见的现象。美国地大物博,但是就业还是集中在大城市,年轻毕业生随著就业离乡背景东迁西移就是为了创业生存。纽约曼哈顿和公园大路(Park Ave) 几年前就开始为年轻世代盖起承租的起的「劏房」,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劏房、窝居、笼居、蚁族是必免不了的。
这是一个愈来愈竞争的生存世代,下个月女儿的生日应该怎麽帮她庆祝呢?嗯,就这麽告诉她吧!「生命在质不在量,比上不足比下有馀,妈祝福妳活得自在快乐!」。
盪胸生层云
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

0 Comments

另一种生存方式

7/7/2018

0 Comments

 
每一个人都深信「住者有其屋」是一种必然现象,自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以来,在美国约一万两千户中产阶级家庭顿失工作和房子,绝大部份都住进「休旅车」- RV 或 Trailer 。二手10年以上的休旅车有$4000到$20000美金不等。网站上的『Born to Wonder - www. Cheaprvliving.com/ gatherings 』就是为了这一群生存在社会角落不为人知的人士们而设立。在YouTube 影片上所被采访多为60岁以上离婚或丧偶的单身男女,曾拥有一般职业,工作多年,社安约$800-$1200,到了退休之年,工作难寻的市场情况下,从新审视生存的选择。既然付不起年年高涨的租金和生活费用,那就把越野车(SUV)、麵包车(Van), 甚至是一般轿车打造成一床一椅的居住小空间,大家在网上交换学习经验,如何处理和解决日常清理等小细节。每位人士都有一生中高低起伏的故事,到头来年老体衰还是要一天一日的在社会中无声的生存下去,甚至一个人天下独行。

年轻时怎麽会想到或注意到不经意的30年一过去就变成了老年人了,退休金存够了吗?房子付清了吗?从以上网站的采访故事中,大部份的人在年轻时都有一份专业的工作,但不是每一个人的荣华富贵都永远持续不断,在人生中福祸难断。我的好友素香是台湾客家人,和先生约翰在亚历桑那州吐山市(Tuscan )的大象山20多年前买了一块六公顷土地建屋,当时开店只须一间小门面,维修电脑和代售无限上网可是一门好生意,素香和约翰生意前10年很稳定,财源广进,哪哩晓得20年後事业每况愈下,利润愈做愈薄,做到现在,一星期六天都在小店裏,房子去年付清以减少开支,上星期换屋顶一万二也一次付清必免借钱付利息,钱来钱去,到了老年反而钱愈辗愈少。10年前,约翰的哥哥开著老旧的休旅车来投靠他们夫妻俩,当时已58岁的哥哥曾在阿拉斯加任职特教老师,拥有两个硕士学位,离婚两次,东般西迁,教学不长再加上付多年子女抚养费,到了退休之年只能靠著每月残障金$1200过生活,前8年免费住约翰和素香的六公顷土地上,最後休旅车也坏了就直接搬进弟弟约翰的二手休旅车,插电接水每月付给他们$250。素香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约翰的哥哥独来独往,成年孩子从不稍信来,没人理会,又无去处,在他们土地上一住10年。有一回身患糖尿病的他在休旅车中昏昏沉沉,多日不食,素香和约翰都以为他熬不过半年,带他看医生顺便準备後事,他的两条爱犬,我答应素香领养一只,结果天不绝他的命,他又活过来了,於是过一天算一天地活著。有时素香在电话同我抱怨这门远亲,没请自来又撵不走,我总是回答她:一位年老带病在生存上走头无路的远亲,不投靠你和约翰又将能何去何从呢?

都说美国是小孩子的天堂,老年人的地狱,近20年来随著经济的发展,中西方的年轻人工作时数和生活重担节节攀升,少子化成为已开发国家城市中的常态,大多数老年人已不再有「养儿防老」的指望,年轻人自顾不暇,於是在美国这10年渐渐掀起退休单身女性以有限的收入加入「居车族」实现四处旅行的梦想,ㄧ般女性老年人平均寿命较长,她们在面对现实独立自主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开始瞭解:『生存不是一种选择,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必要,更是一种随遇而安!』。
0 Comments

抗生素的迷思

7/2/2018

0 Comments

 
抗生素是指当人体受微生物感染时,用来杀除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而言。常见的细菌感染症包括中耳炎、鼻窦炎、部份的扁桃腺炎、肺炎及泌尿道感染等。是否属於细菌性感染症,则有赖医师藉由知识、经验及检验来判断。

女儿任职教师,接触学生冬季感冒咳嗽,容易感染,一般病毒身体免疫力自会克服,但是因劳累抵抗力减弱造成细菌侵入变成咽喉炎(Strip Throat),甚至感染到支气管,那就要马上看医生开抗生素处方了。细菌感染常常伴随著红、肿、热、痛等发炎反应及体温上升,而杀除细菌的抗生素并无法直接拿来消炎或退烧,而是介由抑止细菌间接改善发炎及发烧的情况,因此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药或是退烧药,这一点是早前台湾人对抗生素的迷思,曾称抗生素是「万能药」,常常不经医师处方自行到西药房买药胡乱吃,然而现在的台湾和欧美国家一样,抗生素非经医师处方才可服用。笔者6年前回台湾时因蚊蟲咬伤而细菌感染,一星期内发炎流脓,伤口灼热疼痛形成「蜂窝性组织炎 (Cellulitis)」,以为只是一般感染的我只要放一点「云南白药」再包紮一下就好,没想到高雄县义大医院医师一看不得了建议住院5天,诊断为可引起「败血症」的蜂窝性组织炎,碍於时间紧迫,隔两天必需返美,曾任高雄医院眼科主任的妹夫与医师沟通决定服用两星期较强的抗生素才慢慢平复,留下一个小疤点。事後有药剂师职照又曾是护理人员的小妹对我警告说著:「吴纪珍,现在已过中年进入老年,抵抗力没年轻时好,蚊子叮到就别乱抓,抓破皮感染细菌,最好拍拍擦点药以防感染!」。经过那一次经验就知道人类生存的空间,细菌无孔不入;难怪40几年前一位西方小说家曾预言未来地球上是「人类与细菌生存之战」。

上个月我14年老的中国八哥犬(pug)突然一日乾咳,人类年龄98岁的母犬抵抗力和老年人一样老化,经X光影象,兽医判断支气管稍肿为细菌感染,於是开处方14天抗生素,服完2星期的抗生素,5天後又复发了,这一下子兽医又加开20天更强抗生素,抗生素的种类多且複杂,临床上常使用的就有约150种,如常听到的盘尼西林或红黴素都是属於抗生素。医药界将抗生素依杀菌的广度大致分为一到叁个等级,若第一线抗生素对细菌就有效时,应儘量就使用它们而不用到後线的抗生素,以保留第二、叁线的抗生素来治疗对第一线已有抗药性的细菌。

叁年前12年老的吉娃娃犬(Chihwahwa) 连续两个冬天感染肺咳和泌尿道感染,兽医根据病史不再重覆开相同的抗生素药方以防细菌的抗药性。15年前,得知47岁的表姊因工作繁重,加上相夫教子,胆囊发炎延误就医,於是转成胆囊癌和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85%是大细胞癌,15%是小细胞癌,小细胞癌有抗药性几乎无药可医。)就这麽我看著表姊在一年半内香消玉殒,留下正就读国中的两子遗憾过世。

其实所谓的保健强身或养身之道都是针对「增强免疫係统」功能而做,随著年龄增长,对医药常识也渐增,预防胜於治疗的观念已在各大医院全面传销,治疗是医生的责任,预防便是人人的责任了。

惜气存精更养神
少思寡慾勿劳心
食为半饱无兼味
酒止叁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
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
任我逍遥过百春 明代 龚廷贤
0 Comments

    Author

    吴纪珍女士近照

    图片

    Archives

    August 2021
    Febr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icture
此网页所有版权为丹佛华人资讯网所有。 有对网页有关的问题请于info@denverchinesesource.com联络网页编辑
  • 首页
    • 电子黄页 >
      • 餐馆,甜品店,面包店
      • 食品公司,餐馆服务
      • 超级市场,酒庄,参茸海味,药妆零食
      • 保险经纪
      • 人寿保险,退休理财
      • 地产经纪, 银行,贷款公司
      • 快递,汇款,招牌,印刷,电脑
      • 西医师,眼镜行,脊骨神经医生,牙医
      • 中医,中药房,中成药,按摩,足疗
      • 长者活动中心,成人护理
      • 家电,抽油烟机,冷暖气安装修理,电工,水管工,水泥工
      • 装修,庭院,杂工, 风水
      • 律师
      • 会计师,税务师
      • 代办,摄影,翻译
      • 教会,佛堂
      • 社团服务,学校社团
      • 旅行社,机场接送,包车服务,短租
      • 理发师,美容院,裁缝师,洗衣店,宠物相关
      • 中文,音乐,舞蹈,绘画,体育,中医,武术学校
      • 车行,驾校,修车
      • 金铺,殡葬服务
    • 科州华商广告
    • 新增商家申请表 >
      • 商家推荐表
  • 科州讯息
    • 活动讯息 >
      • 2023年科州贺岁活动总汇
      • 我与科州的邂逅 | 科罗拉多州摄影图文大赛 >
        • 一号参赛者:张恣宽(网名:长心宽) >
          • 作品集
        • 二号参赛者:宇文棠龙 Tanglong YuwenLink Page >
          • 作品集
        • 三号参赛者: 陈永锡 >
          • 作品集
        • 四号参赛者: Yudan Lou (娄羽丹)Link Page >
          • 作品集
        • 五号参赛者: Camelia Kong (孔献华) >
          • 作品集
        • 六号参赛者 Syla女士 >
          • 作品集
        • 七号参赛者 郭洪宇先生 >
          • 作品集
        • 八号参赛者 郭韬先生 >
          • 作品集
        • 九号参赛者 温摩西先生 >
          • 作品集
        • 十号参赛者 兔子女士 >
          • 作品集
    • 新冠头条 >
      • 新冠补助
      • 新冠疫苗
      • 新冠检测
    • 税务讯息
    • 美食图鉴
    • 美食考察 >
      • 2023年年菜总汇
      • 2022年年菜总汇
    • 私房食堂
    • 旅游指南
    • 科州何处去
    • 丹佛,我们的家
    • 我们的科州,我们的故事
    • 科州人走天下
    • 科州华人频道 >
      • 视频
      • 播客
  • 交流广场
    • 外卖菜单
    • 义工报名
    • 社区资源
    • 平价诊所
    • 医疗费用减免
    • 家暴庇护服务
    • 语言学校 >
      • 丹佛 >
        • Emily Griffith学校
        • 春天学院
      • 南丹佛 >
        • 春天学院(在阿拉帕侯社区大学校区内)链接页面
      • 奥罗拉 >
        • 奥罗拉社区大学(不是密集课程)
      • 湖木 / 高登 >
        • 红石社区大学
      • 波德 >
        •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 科泉 >
        • 科罗拉多大学科泉分校
        • 派克峰社区大学 (不是密集课程)
      • 科林斯堡 >
        • 前沿社区大学科林斯堡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Loveland
      • 前沿社区大学Loveland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分类广告
    • 招聘求职
    • 分租出租
    • 汽车买卖
    • 生意转让
    • 二手物品
    • 提交讯息 (免费)
    • 电子版
  • 艺文专区
    • 作家 >
      • 游守义先生
      • 梁应权先生
      • 吴怀楚先生
      • 吴纪珍女士
      • 方诺女士
      • 罗环环女士
      • 简名佐女士
    • 书画家 >
      • 张昕先生
      • 张桐先生
      • 周杰卫先生
      • 苏彰诗先生 >
        • 画廊网址
      • 耿默女士
      • 悲痕先生
      • 依艺女士
      • 游陈瑶珍女士
      • 丁三宝先生
      • 郑云云女士
      • 黄磊先生
    • 摄影家 >
      • 叶娴女士
      • 余珂昕小姐
      • 张恣宽先生
      • 宇文棠龙先生
      • 陈永锡先生
      • 娄羽丹女士
      • 孔献华女士
      • Syla女士
      • 郭洪宇先生
      • 郭韬先生
      • 温摩西先生
      • 兔子女士
    • 手工艺术家 >
      • 李一冉小姐
      • 陶然小姐
    • 其它综合 >
      • 外州演唱会片段
      • 文房四宝网购
      • 资讯网读书会 >
        • 豆瓣书评
      • 读者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