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说说1912年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中国学生会的几位学生的故事,但今天要先说说清华大学。大家应该都知道清华大学是用庚子赔款的退款成立的,前身是1909年的游美学务处和肄业馆,1911年肄业馆改名为清华学堂,1912年民国成立后裁撤游美学务处,并把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大学,但一直到1924年前还是以做为留美預備學校为主。在1909年和1910年第一批和第二批留美学生的照片里坐在中间职位最大的那个周子廙,本名周自齐,之前做过清廷的代理驻美公使,外务部左丞,也担任游美学务处总办,清华学堂监督;坐在左边的范静生,本名范源濂,时任学部员外郎,游美学务处驻美学生监督,清华学堂会办,民国时期做过教育总长;坐在右边的唐介臣,本名唐国安,官最小,时任外务部候补考工司主事,游美学务处驻美学生监督,清华学堂副监督,后来升任学堂监督,也是民国成立后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唐国安1909年起带着几批赴美学生乘坐中国号邮轮赴美,为学生们打理入学事宜,和三批赴美留学生的关系尤其密切。说了这么多,那和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中国学生会有什么关系呢?做为清华大学前身游美学务处是怎么甄选1909年第一批直接留美学生的呢?考试分两天,第一天是初试,第二天是复试,初试上午由范源濂考中文论述,试题为“学然后知不足义”,下午由唐国安用美国大学入学标准考英文论述评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人生歌(生命颂, A Psalm of Life)”和问答题,第二天的复试考算数,理化,拉丁文,德文和法文,考生总共630人,后录取47人,47人里面的状元是后来到科罗拉多矿业大学主修矿冶的程义法,所以可以说程义法是最早的清华第一人。学成回国后先在萍乡煤矿任职,后任开滦矿务局帮里,后投入公职任国民政府实业部矿业司长,任内提拔了包括张景芬和郑达宸等这些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后辈到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任职,重整全国矿业,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位沦陷区全国性事业接收委员会的副主委,产业处理局局长,手握全国工业的经济大权,1949年后先生没有和国民政府迁台,任新政府中央财经计划局燃料工业计划处处长。
0 Comments
又来说说1912年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中国学生会成员后来的发展,上次说的是一辈子为中国矿业培育人才的教育家何杰,今天要说的可以说不务正业,学成回国后做的和矿业风马牛不相及,压根没关系的傅驌,说傅驌这名字可能听过的让不多,但说到傅友周,应该听过这名字的重庆人不少。傅驌,字友周,是1910年庚子赔款第二批赴美的留学生,和胡适同年同期,虽然学校不同,也不是同乡,但两人成了相知相惜的挚友,在美期间不时胡适到科州来探,傅友周到纽约去访。如果说何杰功在矿业,那傅友周就是功在家乡重庆。傅友周回国后前两年做过四川省矿产调查员,也做过四川工业专门学校矿业金科的老师,天津南开大学矿冶系的教授,那怎么说他不务正业呢?在贡献所学12年后,40岁的傅友周受市长潘文华邀请,回到家乡重庆投身公职,担任重庆商埠督办公署工务处长,重庆市公务局局长,协助主持市政和重新规划城市格局。期间主导了朝天门,储奇门,千厮门,太平门,望龙门等首批近代码头的修建;也开拓了连接上下城的从由通远门外七星岗经观音岩,两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岩和由南纪门宝善寺起,上石板坡,燕喜洞,菜园坝绕王家坡到兜子背码头,陕西街至麦子市路段等重庆南北三条条东西主交通干线,他还开办了重庆的公用电话和公用电力事业,为重庆对日抗战时做为国民政府的陪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虽然很多傅友周开辟的码头,道路和公共事业在战时都已经被炸的面目全非,但战后重庆的重建也大致依循先生当年规划的蓝图,许多重庆人所熟悉的港湾码头,老街老巷其实都是出自先生的手笔,快百年过去了,还是有不少人说重庆成就了傅友周,傅友周更成就了重庆。1949年后虽然先生还是有参与公共事务,但年事已高的他,已经渐从第一线退下,安养天年,1965年先生在重庆去世,享年79岁。
要说1912年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s)中国学生会里后来比较出名的,应该就是投入教职培育英才的何杰了。何杰是1909年赴美的第一批庚子赔款留学生,18岁考入唐山路矿学堂,赴美时已经21岁了,1913年25岁时拿到矿业大学的学士,之后到宾州的里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深造,1914年26岁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国,在北大工程系任教,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教职生涯,1917年创建北大地质系任系主任,1920年创建中国地质学会,1925年到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矿冶系系主任和教务长,1931年回家乡广州中山大学任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抗战爆发后先后在迁到贵州的母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和广西大学矿冶系任教,1952年被政府委任建立北京中国矿业学院,任该校的教务长,在学校改为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后改任副院长,任教的几十年里,先生创建了8所大学的矿冶科系,奠定了中国矿冶教学和研究的基础,培育出一代代的中国矿冶人才,年过80还在为创建北京矿业学院研究生院奔波筹划,1979年先生才以91岁的高龄仙逝。
最近看美国中国学生联会月刊(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看到了一则4月16日中国棒球队来到丹佛的报导,科州的中国学生会派了代表去迎接,第二天晚上还请他们吃晚饭。晚宴是在有山珍海味的南京餐馆(The Nanking)办的(这里也附上几张那个年代南京餐馆的照片),借着这晚宴庆祝革命成功建立民国,也庆祝中国棒球队来到美国比赛。棒球队从西岸一路势如破竹的打过落基山,如果不是天气不好,他们应该也会把这里科州大学击败。如果认为学生会加油的不够力的,昨晚应该到联合车站看我们唱的多大声。没错,这不是现在,而是111年前的1912年。那一年科州中国学生会成立,属于美西中国学生联会,总共16个会员,15个是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Colorado School of Mines),1个是科罗拉多大学的(University of Colorado),会长是王绍瀛,中文秘书是傅骕,英文秘书是程义法,财务是郑达宸。
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会员是: 杨维桢 (21, 四川),李彬 (22, 江苏),王绍瀛(21,广东),W. A. Wong,蔡翔 (湖北),傅骕 (21,四川),崔有濂(安徽),高崇德 (21,山东),程义法 (21,,江苏),邝翼堃(21,广东),龙夷 (四川),郑达宸 (19,江苏),S. Y. Yang,何杰 (24,广东),张景芬 (广东) 科罗拉多大学的会员是: 吴清度 (江苏) 除了对照不到中文名字的两个人,其他全部都是1909年到1911年三批经由考选而挑出的庚子退款留美学生,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学子,绝大多数学成后都回国贡献,有的投身教育,培育英才,有的投入生产,工业救国,奠定了民国时期中国矿业的基础。这里篇幅有限,之后再介绍这些科州学子回国后的发展 对了,之前提到过丹佛邮报在1911年10月14日的报导里访问了一个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Y K Koong,这位Y. K. Koong就是上面提到过的邝翼堃,20岁的他对中国的时局忧心,对在报上得知的革命捷报并不乐观,他说因为革命人士策划刺杀皇储,清政府重金悬赏中山先生的人头,而他也预估清政府会以优势的兵力,和前几次一般,把革命的火种浇息,但他对中国的前景仍充满信心,相信想他们一般充满热血的中国人回国后就能够让国家进步,国家改革,让中国有一个不一样的明天 上色那么多张丹佛和华人有关的老照片,怎么能够漏掉图像都做成彩色玻璃在州府大楼里纪念的科州早期华人代表人物陈林新家族(Chin Lin Sou),陈林新一家应该1870年左右就到了科州,在Black Hawk那里矿场发迹后把太太也接到了这里,女儿和儿子都是在科州生的,算是这里最早的华人第二代,女儿嫁给了在21街和Market中国城那里经营店铺的华人富商陆家,当年中西式的婚宴是城中盛事,两个弟弟简直像对活雷锋,家业殷实的他们为有需要的华人出钱出力,就连孙先生辛亥革命时到丹佛都是他们打点的,陈家第三代虽然没父祖辈有名,但女的嫁给了新一代华人社区领袖,经营新中国大酒楼(New China Cafe)和中美俱乐部,在科州政商界左右逢源黄氏宗亲会的大家长黄国光,男的则投身军旅二战韩战都没缺席,陈家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部科州早期的华人史。第一张是陈林新刚刚到科州壮年时的照片;第二张的陈林新步入中年后的画像;第三张的是陈林新的一个女儿(站在右边的),两个儿子(坐着穿西装的),媳妇(站在左边的)和孙辈;第四张是大儿子(第三张坐在左边的)的全家福,人丁鼎盛,生了7个孩子;第五张是大儿子的大女儿(第四张里站在后面最高的那个)和夫婿黄国光和John Love州长伉俪1968年猴年新年春宴在新中国大酒楼合影;第六张是黄国光先生1953年在中美俱乐部的团拜;第七张是黄国光先生1966年马年新年春宴在新中国大酒楼招待宾客,后面站着的是John Love州长,坐着有胡子的是丹佛联邦调查局主任;第八张是黄国光先生,John Love州长和William McNichols Jr市长1969年鸡年新年春宴在新中国大酒楼合影
趁着科罗拉多大学水牛足球队(University of Colorado Buffaloes)赢球,来锦上添花一下,说说那头在开赛前在球场上奔驰的带运水牛(其实输球的时候她也奔驰,只不过那时落井下石叫她带衰水牛)。这头水牛叫做拉尔菲(Ralphie),是头母牛。明明是个特阳刚的球赛,为什么找头母牛做吉祥物呢,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因为公牛体型大,力气大,脾气也倔,没人拉的住。原本1966年的拉尔菲一世(Ralphie I)是叫拉尔夫(Ralph)的,叫她拉尔夫也没什么学问,只因为她急促拉夫拉夫的呼吸声,形声而已。但拉尔夫听起来又像头公牛,所以就干脆改成比较女性化的拉尔菲。今天在球场上跑的是拉尔菲六世(Ralphie VI),三岁多,因为疫情2021年才继位,每一年都大一点,到今年已经差不多是成年的体型了,除了拉尔菲二世(Ralphie II)在任内驾崩外,其它四任的拉尔菲都是在位10年后禅位颐养天年,寿终正寝的,所以现在的这头拉尔菲如果健健康康,可以做到2031年才传位给拉尔菲七世。但就算是头母牛,其实也不好找,不但体型要大小适中,个性还要温驯,胆子又要大,要不怕人,也不会被球场不时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烟火声和上空助兴的飞机声吓到,所以一般都是找比较独立,无父无母的孤牛。说了这么多,下次您再看到那头牛,应该会觉得亲切不少。这里是拉尔菲六世到一世的英姿。
昨天是把1900年丹佛华人参加高山草原节的老照片上色,今天再多上色几张,第一张照片是1880年丹佛市中心的全景,打圈的那一区就是啤酒花巷的中国城;第二张那位老先生站的地方应该是现在14街和Market那里,后面的洗衣店就是1880年反华暴动时暴民跑进去把在里面工作的陆杨拖出来打死的荣利接洗番衣,所以这张照片应该也是那前后,那时屋子都还是木屋,大家可以借此想象那时华人洗衣铺的模样;之后的两张应该是啤酒花巷中国城里拜拜的神台和兼做鸦片馆的商店,在1920年之后啤酒花巷的中国城基本上已经荒废,店铺已经迁到了21街和Market那里,挂东西的人没有辫子了,所以应该是介于1910年和1920年之间;之后几张是21街和Market那里1890年之后到40年代清拆前一度有不少华人店铺的中国城巷弄,看衣服这照片应该是1920年前后,那时这里的屋子已经变砖瓦的了;最后一张是1928年6月3日在21街和Market交口上的秉公堂开幕时热闹的场景,这屋子现在好像还在。
这年头大家都在玩人工智能,但一直没想到有什么地方能够用上这功能的,突然想到看看能不能把一些科州华人的老照片上上色,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在这里先分享几张1900年前后本地华人参加高山草原节(Festival of Mountain and Plain)时的盛况,那时华人的舞龙表演可是这个活动的重头戏。先分享上了色的照片,后面是原图。一上了色好像一下子把年代瞬间拉近了许多。
最近看到了一张丹佛市中心的老照片,突然心血来潮,想找找同样的位置现在变成了什么模样。看得到钟楼,也看得到现在已经变成1600 Glenarm Place出租大厦的Security Life大楼,山在照片的左上方,所以方位应该朝西北向的。照片下方有两条平行的大街,偏上的那一条和16街有交口,所以那一条应该是Broadway,而下面的那一条就应该是Lincoln。照片右边在Broadway的东侧有一栋正在兴建的大楼,介于这大楼和Security Life大楼之间没有其它更高的建筑。但现在1600 Glenarm大楼和Broadway之间的高楼有1984年建成的Republic Plaza,1979年建成的Denver Energy Center双子大楼和1972年建成,现在是BOK Financial冠名的1600 Broadway。如果在兴建的是Republic Plaza或双子星大楼的话,应该照片里在1600 Glenarm大楼和Broadway之间会看得到两栋或1栋的高楼,以此类推,在兴建的那栋建筑是1600 Broadway。而能够照到这个角度的高层建筑只有州府大楼的阳台或一旁1960年建成的State Services大楼,而能够以这个角度照到照片左边Denver Petroleum大楼的只有State Services大楼,所以摄影师是1971年1600 Broadway刚刚动工时在State Services大楼照下这张照片的。在这相隔的50年,市中心的改变不小。
钟琴是由不同音高的铜钟构成的打击乐器,一般比较常见于教堂和市政厅,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钟琴都在欧洲,但美国也有将近200座至少有23个铜钟,能够敲出各音阶的钟琴。我们科州也有三座,最早的是1962年在科罗拉多女子学院(Colorado Women's College)的沃特利教堂(Whatley Chapel)旁有30个铜钟的查尔斯希尔钟琴(Charles Hill Carillon),这钟琴在荷兰制造,不但个传统手弹的钟琴,也是少数所有铜钟都可以为人所见的钟琴,第二座是1988年威斯敏斯特市政厅(Westminster City Hall)那里本来有14个铜钟后来在1997年又加多了10个铜钟的钟塔(Bell Tower),第三座是最为人所知1999年丹佛大学运动场(Richie Center)旁那个有65个铜钟音域最广,在美轮美奂,金光闪闪的钟塔里的卡尔威廉斯钟琴(Carl M Williams Carillon),这也是座荷兰制造传统手弹的钟琴。
从亚洲来的朋友应该对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名字不会太陌生,香格里拉酒店在亚洲不少国家都是五星级酒店,而从2002年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办的香格里拉对话更是世界各国国防部长对话增加了解避免冲突重要的国际会议,而云南中甸县也在2001年易名为香格里拉县。但其实香格里拉是1933年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 Horizon)里虚构的一个在昆仑山山谷,不为外人所知的藏族宫殿,这里的人长生不老,过着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生活,1937年被好莱坞拍成同名的电影后,香格里拉就成为了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代名词。但您知道吗,1937年丹佛还真有一个电影大亨由于太向往电影里的香格里拉,还真在丹佛城里的一块五英亩的地上依样画葫芦造了座和电影里一模一样的建筑做为自己的宅邸,后来这一大片地被分割出去开发,又造多了几座豪门宅邸,包括上次提及的丹佛市长官邸有线园(Cableland),但1937年的那座原汁原味的香格里拉还在那里,就在市长官邸的正对面,住着人,而且还打理的不错。下次再有人提到香格里拉,您可以大声告诉他们,香格里拉在我们丹佛这里。
昨天(8月28日)是金恩博士(Dr. Martin Luther King Jr.)发表“我有一个梦想(I have a dream)”的华盛顿大游行(March on Washington) 60周年,这个活动为之后1964年的民權法案(Civil Rights Act of 1964)和1965年的投票权法案(Voting Rights Act of 1965)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此之前的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Brown v. Board of Education)诉讼案上做出了学校种族隔离政策违宪的判决,揭开了美国种族平权活动的序幕。但您知道吗,在1954年的判决后美国地方由于刻意的学区划分,虽然名义上已经没有实行种族隔离,但实际上情况依旧,一些学校基本上只有白人学生就读,而一些学校则全是黑人学生。1968年丹佛教委会的一位非裔教委点出了这个问题,要求丹佛公立学校校长解决丹佛东北部学区种族隔离仍旧的现象,但之后强制融合不同族裔学生的校车政策(busing, 用校车把黑人学区的学生带到白人学区去上课,白人学区的学生带到黑人学区去上课)引起了其他保守派教委的反弹,把才刚推行的校车和融合教学政策推翻,让那里斯蒂德曼小学(Stedman Elementary School)的一个黑人学生家长状告学区违反1954年的裁决,审理的法官也对丹佛教委会下达了暂停推翻决议的禁制令,在上诉的时候,虽然位于丹佛的联邦第十巡回法庭推翻了这个禁制令,但美国最高法院最终裁定在审理期间学区的校车和融合教学政策可以继续实行。这案子从1970年开始在联邦地方法院审理,审理期间还发生了控告教委会的黑人学生家里被人丢汽油弹,法官遭到威胁,校车被焚毁的情况,1973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Keyes v. School District No. 1, Denver )就算名义上学校没有执行种族隔离政策,但如果学区划分会造成实际的种族隔离(de facto segregation),那学校还是违宪,这个判决也造成了全美各地都大规模的开始实行把有种族隔离问题学校的学生强制分派到其它学区就读的校车政策,也让不少认为这政策会影响教学品质的白人家长从大城市搬到市郊的学区,也间接的带动了不少美国市郊城镇的发展。所以我们丹佛在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抗争史上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不知道大家到市中心铸币厂(U.S. Mint)斜对街Colfax和Tremont交口那里有没有发现一座像洗手台一样的圆形石头饮水槽,看起来有些年代,但从来没见到有水出来过。其实这饮水槽主要不是给人用的,是1907年保护动物的美国人道联会(National Humane Alliance)送给不同城市,让行经的行人,马匹,猫狗可以饮水的地方,每个重达五吨,全美总共有125个,除了丹佛外,科泉(Colorado Springs)和大章克申(Grand Junction)的YMCA前面也都有一个,只不过这两个地方由于道路扩建,很早就不知道是被敲掉了还是被移到哪里去了。丹佛的这一个在早期还有人骑着马来喝水,但随着公共交通工具和汽车的普及,之后基本上也荒废没人用了,现在这个饮水槽没接到水源,只是个立案保留的古迹。在这里也顺道找出科泉 (130 East Kiowa) 和大章克申 (211 N 5th Street) 那两个饮水槽的遗址,大家下次走过的时候可以去缅怀一下。
不少人在从Parker Road开到Colorado Blvd会看到一旁有一座造型蛮独特的豪宅,这座宅邸洋洋洒洒的差不多占了一整个街区,从Leetsdale上还有到豪门深苑的私家车道,看起来住在里面的人应该非富即贵。这宅邸其实还蛮有名气的,叫做有线园(Cableland),占地14000平方英尺,之前是一手打造了美国有线电视的科州有线电视大亨比尔丹尼尔斯(Bill Daniels)的宅邸,在1998年时他把这座宅邸捐给了丹佛做为丹佛市长的官邸,由于是公家财产,平常这宅邸的大厅是可以租做增加市府收入的活动场地,而市长也不时在这里招待宾客和举办活动。那市长真的住在这里吗?虽说是市长官邸,但从来没市长敢奢侈到用公帑住在这里惹人非议,都还是深入简出的住在自己家里的,有线园的地址在4150 E Shangri La Dr, Denver
看美国地图,四方形的州好像就只有我们科州和北边的怀俄明州(Wyoming),而科州和肯塔基州(Kentucky)一样,边临七州,只比边临八州的密苏里州(Missouri)和田纳西州(Tennessee)少,更值得一提的是科州也是美国唯一四州交汇点(Four Corners)里的一州,在北纬36°59’56″N, 西经109°02’43″的地方和犹他州(Utah),亚利桑那州(Arizona)和新墨西哥州(New Mexico)交汇。科州的州界是1862年还是科罗拉多领地的时候由美国国会决定的,理论上的确该是个地理上的四方形,南北从北纬37°到41°,东西从西经25°到32° 但实际的州界则要等到1879年由边界测量师做实地测量标下地标而定。其实原本国会画定四州交汇的地方是北纬37°, 西经109°02’48″,但测量师把地标立在了现在四州交汇点的位置,这个争议一直要等到1925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边界应该取决于边界测量所标下的地标后才尘埃落定。这还不是测量师唯一搞错的地方,科州和犹他州有差不多8英里的边界是偏西的,所以和本来经线的位置差了3860英尺;和新墨西哥也有同样的问题,有3400英尺的边界是偏南的,所以和本来纬线的差了2820英尺,最离谱的是科州和奥克拉荷马州(Oklahoma)边界的误差,上面三个误差都要翻山越岭,顺着地形找比较容易走的路做测量还情有可原,但这有一段平原地又往南误差了1770英尺,可能是测量仪坏了吧。这些是比较明显的错误,还有其它大大小小比较不明显的错误689处,所以科州老实说不是个四方形,而是697边形。怀俄明州也半斤八两,实际测量出来的边境也是像锯齿一样凹凹凸凸的。您就问了,既然知道测量错了,为什么不改回来?因为改回来太麻烦,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劳师动众了,要先经过两州磋商,再由国会表决,之后还要再改地标,改地图,改郡界,重新划分人口,想到这儿,也没多少议员有这闲工夫去把那685个地方改直了。
之前提到过奇思曼公园(Cheesman Park)那里19世纪中丹佛建城后曾有不短的一段时间是鲜为人打理的市立墓园(City Cemetery),而随着丹佛的蓬勃发展,到了1880年左右,墓园周围一带已经变成了丹佛的精华地段,希望把墓园迁走的呼声也越来越大,1890年在科州的联邦泰勒参议员(Sen. Henry M Teller)推动下,国会决议把市立墓园的土地改建成公园,让周围的士绅阶层的居民多一个休闲场所。虽然绝大多数的坟地在一开始的前几年都已经被亲人迁走,但还是剩下数千座没人认领的孤坟,也让公园的工程做做停停,花了好几年才把一些接近地面的孤坟迁走,一直到1907年才完工,丹佛水利大亨奇思曼先生(Walter Cheesman)的家人随后出资在公园里建了个纪念奇思曼先生的大理石看台,为了感念奇思曼先生的贡献,丹佛市政府才把这儿从国会公园(Congress Park)改名为现在的奇思曼公园。而原本市立墓园的南侧是丹佛的华人墓园,大多数早期的华工都葬在这里,那时在墓园迁走的时候有赖本地华人出钱出力,循着墓碑上的名字和祖籍,联络六大侨社,把尸骨清理干净运回祖国落叶归根,而无迹可循的就迁葬到城里其它的墓园,才让这些大多数没有后人客死异乡的华工不至于在身后也流离失所。
说到雪衣,大家应该都会联想到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和盟可睐(Moncler),加拿大鹅创立于1957年,盟可睐创立于1952年,都是六七十年到老牌子。但您知道吗,阿斯彭(Aspen)的欧博迈亚(Obermeyer)比这两家还早,1947年就已经创立,到现在都75年了,可谓是滑雪服饰业里的老大哥。早年的滑雪服饰大多都比较单薄,顶多高领毛衣配上个薄外套,所以在比较冷的天气下一般都滑不久,一直到欧博迈亚在1947年尝试着把棉被里的鹅毛缝在外套里,才开辟了现在早已经普及的保暖雪衣市场,而且还不止,这家公司每每都开业界的先河,先后还研究出了高山防晒霜,尼龙防风衬衫,镜面太阳镜,外硬内软的滑雪鞋,铝制的滑雪杖,双层的滑雪镜,无车缝的高领毛衣等等普及滑雪运动的产品。开创公司和发明这些产品的克劳斯欧博迈亚(Klaus Obermeyer)是个德国人,二战时为了逃离战火搬来了美国,在也是德裔的朋友弗里德儿(Friedl Pfeifer)刚开业的阿斯彭滑雪场(Aspen Ski Company)当教练,从自己和其它滑雪客的反馈里,才设计出了那许许多多让大家可以滑的更舒适,更安全的装备,至今不缀,也让欧博迈亚这个品牌和阿斯彭划上了等号。更难得的是这位可谓滑雪业传奇人物的欧博迈亚先生还健在,103岁的他不但还在上班,而且大家还不时在阿斯彭的雪道上看到他的身影。先生百岁的时候,阿斯彭还特地为他办了一个大寿宴,感谢他多年来对阿斯彭和滑雪业的贡献。
昨天是好莱坞历史大片奥本海默(Oppenheimer)上映的日子,有别于时下一般用数位摄影机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没有用任何的数位特效,从头到尾是用70厘米的IMAX胶片拍摄,3个小时的电影整整用了11英里长,净重600磅的胶片,但很可惜科州没有可以播放70厘米IMAX的电影院,所以大家只能够退而求其次看35厘米规格的。但今天要说的倒不是这部电影,而是老式投影电影用的胶片卷轴,随着电影摄影技术的进步,已经不常看到把胶片卷轴装到投影机上放映,安静的时候还听得到胶片转动的电影了。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在1889年发明了胶片,在爱迪生1891年发明了投影机后,柯达的电影胶片也于1896年投产,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柯达见证了电影业的发展和胶片电影的盛衰。而这胶片电影又和我们科州一家年代久远的金属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位于Littleton的哥德堡兄弟(Goldberg Brothers)现在主要是做居家装潢装修用的金属制品为主,公司看没有特别起眼,倒是写着卷轴工厂(Reel Factory),画上了卷轴和胶片的招牌还蛮吸睛的。其实哥德堡兄弟1897年就开了,算是这里数一数二老字号的公司,早年是制造和批发金属板材为主,1913年起也开始制造电影胶片卷轴和胶片盒,由于品质好又耐用,在业界的口碑很好,从1944年开始更独家提供柯达所有的胶片卷轴和胶片盒,之后几十年基本上绝大多数电影的胶片卷轴上都刻上了在科罗拉多丹佛的哥德堡兄弟制造,或公司字母GB的字样,现在很多的电影博物馆里也找到的哥德堡兄弟不同时代的胶片卷轴和胶片盒,一直到后来胶片电影式微,哥德堡兄弟才开始做现在主销的装潢装修产品,反而那让它远近驰名的卷轴变成了副业。但只要有胶片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的第一选择还是哥德堡兄弟的卷轴,当然也包括刚刚上映的奥本海默。
今天是好莱坞重头戏芭比(Barbie)上映的日子,不少的芭比迷都特地穿上了粉红色的衣服到电影院去朝圣。趁这个机会,和大家来说说这芭比娃娃和我们丹佛那段不浅的渊源。1905年铁匠莫斯可(Mosko)一家八口飘洋过海从波兰移居到了丹佛,1916年莫斯可夫妇中年得女迎来了他们的小女儿露丝(Ruth)。上面还有七个哥哥姐姐的露丝从小就蛮独立,蛮有主见的,在丹佛东方高中(East High School)就读的时候,认识了也是犹太裔的同学伊利亚德韩德尔(Elliot Handler),毕业后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了在丹佛大学就读的机会,嫁给了一穷二白的伊利亚德,跟着要到设计学校读书的丈夫搬到了加州,开始小两口子的新生活。露丝可以算是一个贤内助,丈夫读书的时候就一手扛下了家里的生计,就算丈夫毕了业,也还是无条件的支持丈夫发展兴趣,在家设计和制作家具,后来存到了点钱,露丝说服丈夫和朋友哈罗德梅森(Harold Matson)开了家混合了梅森的“美”和韩德尔的“泰”,两家人姓氏谐音的美泰公司(Mattel)卖家具,他俩负责设计和制作,露丝负责经营和行销,但好巧不巧碰上了二战,家具没市场,山不转路转,露丝索性建议改卖成本比较低的玩具家具,没想到反而比之前家具卖的还好,打出了名声,生意也渐渐的上了轨道。巾帼不让须眉的露丝还创业界之先,花大钱一年到头都在才慢慢普及的儿童电视节目上做广告,直接向孩子推销玩具,让孩子变成这些玩具的最佳销售员,说服父母去买这些玩具,而这家公司最为人所知的玩具就是1959年露丝用女儿名字芭芭拉(Barbara)命名,有别于一般洋娃娃,用成人造型制作,可以换衣服,赶时髦的芭比娃娃,在芭比娃娃大卖后,露丝又依样画葫芦,顺势推出用儿子名字肯尼斯(Kenneth)命名,给芭比作伴帅气的肯恩(Ken),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芭比还娃娃是魅力不减,风靡世界,依旧是老少咸宜,最畅销的儿童玩具。
今天是七七卢沟桥事变的86周年,在抗战5周年,战事还十分胶着的时候,美国邮政局曾经发行过一张纪念抗战的邮票,邮票上有林肯总统和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和他们一生追求治国理念的标语,为了纪念中山先生武昌起义时(1911年10月10日)恰巧在丹佛的这一段因缘,邮政局特别选在1942年的抗战纪念日(7月7日)在丹佛首发,来彰显中华人民抗战卫国的大无畏精神和中美两国同仇敌忾,友谊永固。翌年,美国废除了把华人当成劣等民族,歧视华人的排华法案,改变了之后一代代美国华人的命运。
最近在离越南街不远丹佛Barnum小区那里的一家开了十几年的Mi Pueblo墨西哥超市围起了铁栏杆关门了,其实平时这家超市的生意不错,所以突然歇业了,还让人蛮意外的。这超市在一个看起来有些年代的建筑里,大门没这么大,看起来和其它超市有些脱节,老实说这建筑也没什么特别的,这些年来换了好几家超市,但一直都没有重新开发或做大规模的改变。您知道吗,这家超市其实是有故事的,这里是丹佛第一家King Soopers的老店,也是King Sooper走出Arvada的第一家分店,看着一张当年的老照片,好像除了窗户封起来了外,这超市好像和当年差不多。创立于1947年的King Soopers (据说这店名是用创办人Llyod King的姓氏,再配上那个年代他孩子爱看的阿奇漫画(Archie Comics)里人物水果人(Fruitman)的口头禅超级嬉皮(Sooper Hippie)来称呼金先生的超级市场)现在已经在科州有117家分店,虽然早于八零年代就已经成为了克罗格超市集团下的子公司,但这家曾经的丹佛King Soopers一号店还是有着象征性的意义,这应该也是一直都没被改建的原因之一吧。这家店的地址在125 Knox Court, Denver
您知道吗,在科州各处埋藏了36个时空胶囊,里面摆了有时代代表性的一些物件,希望将来被拿出来的时候,未来的人可以借此一窥前人的生活。前几年就有不少地方到期了的时空胶囊被取出时,好多人都多当年摆入胶囊的文物啧啧称奇,还一度被媒体广泛的报导,之后又把新收集到的文物后埋了下去,等后人再来探索。 在这里介绍几个在比较大的城镇的,大家下次不妨留心看看,
Pueblo - 在科州精神病院(Colorado Mental Health Institute)那里,1879年成立的时候摆进去了一个,1979年旧的拿出来后又摆进个新的,2079年再拿出来 Arvada - 在老镇(Olde Town)那里,1904年建镇的时候摆进去了一个,2004年旧的拿出来后又摆进个新的,2104年再拿出来 Westminster - 在市政厅的钟楼下面,1961年在旧市政厅旗杆下摆的,2011年拿了出来,由于市政厅换位置了,所以新的也换位置摆,2061年再拿出来 Golden - 在自由钟塔(Liberty Bell)那里,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日的时候摆进去的那个2018年拿出来了,后来在2001年11月11日又摆了一个,要2101年11月11日才拿出来 Aurora - 在市政大楼大厅,这个特殊点,不在地下,在玻璃柜里,2001年年摆进去的,2050年再拿出来 Boulder - 在Pearl Street步行街老法院前面,1977年的时候摆进去了美国立国两百周年的一些纪念品,要等到20757月4日年美国立国三百周年前再拿出来 (真不知道这算数怎么算的) Boulder - 在市府大楼前的内战纪念碑(Civil War Memorial)那里,1996年9月24日立碑的时候摆进去的,要等到2096年9月24日再拿出来 Denver - 铸币厂(Denver Mint)的一块石砖下面,2006年2月1日铸币厂100周年时摆进去的,要等到2106年铸币厂200周年的时候再拿出来 Golden - 在海军陆战队纪念碑(US Marine Corp Memorial)那里,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那时摆进去的,要2076年美国建国300周年时再拿出来 Littleton - 在钟塔下面,2001年未来纪念千禧年摆进去的,要50年后再拿出来(那应该是2051年吧) Denver - 丹佛国际机场南边安检那头大面国旗的下面,1994年3月19日机场启用的时候摆进去的,2094年机场100年的时候再拿出来(那时机场还没重建吗...) Colorado Springs - 派克峰(Pikes Peak)山顶,1899年摆进去的1999年拿出来后又摆进个新的,要2099年再拿出来 Lakewood - 市政大厅前面,1984年摆进去了两个,要2100年6月3日再拿出来 Denver - 在621 17th Street那栋银行大楼墙里,1976年科州建州100年时摆进去的,2076年科州建州200年时再拿出来 Denver - 州府大楼西北角,1990年8月4日州府大楼100周年时摆进去的,要2090年州府大楼200周年时再拿出来 Golden - 科州铁路博物馆(Colorado Railroad Museum)那里,1997年4月13日摆进去的,2047年4月13日再拿出来 Longmont - 在市政厅前面的大石头下面, 有分别在1971年Longmont一百周年的时候,1976年科州100周年的时候摆进去的两个,分别将于2071年和2076年Longmont和科州200周年时再拿出来 Denver - 在Trinity United Methodist那个尖顶教堂的基石那里。1988年教堂100周年时旧的拿出来后又放进个新的,要2088年教堂200周年时再拿出来 Colorado Springs - 在Broadmoor酒店那里的地上,2000年1月1日纪念千禧年摆进去的,要到2100年1月1日再拿出来 上次提到普韦布洛(Pueblo)曾经有一座里面住着煤王(King Coal)银后(Silver Queen)的矿石宫殿(Mineral Palace),这个宫殿建成于因为白银法案而让银价水涨船高的1891年,这个富丽堂皇的宫殿其实算是一个收藏了各类矿石的大型活动中心,里面还有一个大型的舞台,舞台两旁摆放了由Trinadad捐赠的煤王和阿斯彭(Aspen)捐赠的银后雕塑,曾几何时很多普韦布洛的重要的活动都在这里举办,热闹非凡,但随着1893年美国政府停止收购白银,造成银价暴跌,科州的矿业进入了前所未见的衰退期,普韦布洛的经济也一落千丈,无法支撑维持这个宫殿和周围公园的庞大费用,渐渐的这个宫殿已经几乎荒废,斑驳四处,到了二三十年代遇上了美国经济大萧条更是雪上加霜,虽然三十年代末期美国公共事业振兴署(Works Progress Administration, WPA)曾经在周围筑桥造路,在周围公园的人工湖旁建船屋,更衣室,舞台,游乐场,希望增加这里的实用价值,但那大而无用的宫殿还是于1939年关闭,而后随着美国投入二战,在全国动员,同仇敌忾的氛围下,1942年干脆决定把那废置的宫殿拆掉为战争筹款,结束了这宫殿不到50年的历史。那煤王和银后到哪里了呢?煤王在宫殿荒废的时候不知道被谁用枪打了个稀巴烂,就连银后也没能幸免遇难,全身都是弹痕,权杖和右手也被损毁了,到了宫殿拆卸的时候,好像已经残破不堪,但之后就销声匿迹找不到了,不知道是被卖掉了,还是被人偷走了。宫殿里值得收藏的矿石,包括那个宫殿的模型都移到了普韦布洛的博物馆。五十年代随着经济复苏,一旁州际公路的开发,公园又进行了一轮的改建工程,在把人工湖缩小的同时,在园里建了个大型的游泳池取代,原本宫殿的地方则做成了机械房,仓库和温室,除了一旁立起的说明外,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宫殿的痕迹。大家如果想去缅怀这里往日荣景的话,公园还在,就是普韦布洛城里的矿石宫殿公园(Mineral Palace Park),园里还保留的一些古迹有大门口的写着矿石宫殿花园(Mineral Palace Garden)的铁阑干,公园里的圆形花园还是当年的样子,人工湖,石桥和舞台都还在,船屋改成了艺廊,舞台后本来是女子更衣室的屋子变成了摆放东西的地方,由于人工湖不让人游泳了,所以比较大的男子更衣室也拆了。但大家如果细心看的话,沿着园内小路的石头路缘,还是能够看到当年宫殿大门口花园的位置,可以闭上眼睛想象百多年前这里的景象。公园的地址是1600 N Santa Fe Ave, Pueblo。
美国第一次举办世界博览会(World Fair)是在1876年在费城(Philadelphia)举办的庆祝立国百年的百年世界博览会(The Centennial Exhibition),会期从5月到10月,期间科罗拉多从美国的一个领地变成了美国的第38州,当年是和堪萨斯州一起参展,在堪萨斯和科罗拉多展馆里展示科罗拉多的珍禽异兽和农作物。美国第二次举办世界博览会是1893年在芝加哥举办庆祝发现新大陆400年的哥伦布世界博览会(World's Columbian Exhibition),博览会上美国各州都有展馆,科州也不例外,科州馆是采用文艺复兴式建筑,而且由于同年科州通过了女性投票权,所以科州的妇女组织也参与了科州馆的筹备工作,除了农作物外,科州还展出了由银矿小镇阿斯彭(Aspen)捐赠坐在船里手拿权杖的银后(Silver Queen),由普韦布洛(Pueblo)妇女组织捐赠用金银珠宝打造的当地矿石宫殿(Mineral Palace)模型,用6000只科州野花布置火车厢的,梅萨维德印第安穴居(Mesa Verde Cliff Dwelling)的巨型模型和文物,还有一个印第安土著捕杀水牛的雕塑。会后穴居的模型拆了,车厢上的花谢了,银后理所当然的被移到了普韦布洛的矿石宫殿里,去和坐在宝座上的煤王(Coal King)作伴,宫殿的模型也摆在真的矿石宫殿里展示,穴居的文物带回了梅萨维德,印第安土著的雕塑则摆到翌年建成的科州州府大楼(Colorado State Capitol),现在还在那里。1893年也是科州矿业的由盛转衰的一年,下次再说说普韦布洛那富丽堂皇的矿石宫殿和煤王银后后来的命运。
60年代有个设计的特前卫的建筑师,作品不多,名气也不算大,给自家在高登(Golden)那里造的屋子”造型屋(Structured House)“还没造完就没了钱,索性让这毛胚屋空置了将近30年,虽然终其一生自己都没住进去过,但这像太空飞船的屋子不但曾被评为全美造型最突出的屋子,还因为伍迪艾伦的电影”傻瓜大闹科学城(Sleeper)“而声名大噪,被人叫做Sleeper House。别人问他从哪里得到设计出这一个超现代屋子的灵感,他却说大家都搞错了,这屋子压根和飞船无关,他只是想回归大自然造个像从山边冒出的蘑菇一样的屋子,只不过越改越像飞船了而已。既然是建筑师,这当然也不是他唯一值得一提的作品,毕竟还是要讨生活的,同年他也依样画葫芦的帮英格伍德(Englewood)那里的一家银行设计出了个看起来像飞船的总部。但很少人知道除了这两座造型奇特的屋子外,但他最著名的设计其实是为丹佛野马队(Denver Broncos)宿敌,堪萨斯市酋长队(Kansas City Chiefs)建造,号称观众呐喊声比老里高球场(Mile High Stadium)还要震撼的阿罗黑德体育场(Arrowhead Stadium),而这球场可能真的有传说中那震撼人心的魔力,启用后酋长队如有神助,打入了季后赛20次,赢得分区冠军12次,美联冠军3次,超级碗3次。这建筑师叫做查尔斯迪顿(Charles Deaton),他是个科州人。
|
Archives
September 2023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