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华人资讯网
  • 首页
    • 电子黄页 >
      • 餐馆,甜品店,面包店
      • 食品公司,餐馆服务
      • 超级市场,酒庄,参茸海味,药妆零食
      • 保险经纪
      • 人寿保险,退休理财
      • 地产经纪, 银行,贷款公司
      • 快递,汇款,招牌,印刷,电脑
      • 西医师,眼镜行,脊骨神经医生,牙医
      • 中医,中药房,中成药,按摩,足疗
      • 长者活动中心,成人护理
      • 家电,抽油烟机,冷暖气安装修理,电工,水管工,水泥工
      • 装修,庭院,杂工, 风水
      • 律师
      • 会计师,税务师
      • 代办,摄影,翻译
      • 教会,佛堂
      • 社团服务,学校社团
      • 旅行社,机场接送,包车服务,短租
      • 理发师,美容院,裁缝师,洗衣店,宠物相关
      • 中文,音乐,舞蹈,绘画,体育,中医,武术学校
      • 车行,驾校,修车
      • 金铺,殡葬服务
    • 科州华商广告
    • 新增商家申请表 >
      • 商家推荐表
  • 科州讯息
    • 活动讯息 >
      • 2023年科州贺岁活动总汇
      • 我与科州的邂逅 | 科罗拉多州摄影图文大赛 >
        • 一号参赛者:张恣宽(网名:长心宽) >
          • 作品集
        • 二号参赛者:宇文棠龙 Tanglong YuwenLink Page >
          • 作品集
        • 三号参赛者: 陈永锡 >
          • 作品集
        • 四号参赛者: Yudan Lou (娄羽丹)Link Page >
          • 作品集
        • 五号参赛者: Camelia Kong (孔献华) >
          • 作品集
        • 六号参赛者 Syla女士 >
          • 作品集
        • 七号参赛者 郭洪宇先生 >
          • 作品集
        • 八号参赛者 郭韬先生 >
          • 作品集
        • 九号参赛者 温摩西先生 >
          • 作品集
        • 十号参赛者 兔子女士 >
          • 作品集
    • 新冠头条 >
      • 新冠补助
      • 新冠疫苗
      • 新冠检测
    • 税务讯息
    • 美食图鉴
    • 美食考察 >
      • 2023年年菜总汇
      • 2022年年菜总汇
    • 私房食堂
    • 旅游指南
    • 科州何处去
    • 丹佛,我们的家
    • 我们的科州,我们的故事
    • 科州人走天下
    • 科州华人频道 >
      • 视频
      • 播客
  • 交流广场
    • 外卖菜单
    • 义工报名
    • 社区资源
    • 平价诊所
    • 医疗费用减免
    • 家暴庇护服务
    • 语言学校 >
      • 丹佛 >
        • Emily Griffith学校
        • 春天学院
      • 南丹佛 >
        • 春天学院(在阿拉帕侯社区大学校区内)链接页面
      • 奥罗拉 >
        • 奥罗拉社区大学(不是密集课程)
      • 湖木 / 高登 >
        • 红石社区大学
      • 波德 >
        •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 科泉 >
        • 科罗拉多大学科泉分校
        • 派克峰社区大学 (不是密集课程)
      • 科林斯堡 >
        • 前沿社区大学科林斯堡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Loveland
      • 前沿社区大学Loveland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分类广告
    • 招聘求职
    • 分租出租
    • 汽车买卖
    • 生意转让
    • 二手物品
    • 提交讯息 (免费)
    • 电子版
  • 艺文专区
    • 作家 >
      • 游守义先生
      • 梁应权先生
      • 吴怀楚先生
      • 吴纪珍女士
      • 方诺女士
      • 罗环环女士
      • 简名佐女士
    • 书画家 >
      • 张昕先生
      • 张桐先生
      • 周杰卫先生
      • 苏彰诗先生 >
        • 画廊网址
      • 耿默女士
      • 悲痕先生
      • 依艺女士
      • 游陈瑶珍女士
      • 丁三宝先生
      • 郑云云女士
      • 黄磊先生
    • 摄影家 >
      • 叶娴女士
      • 余珂昕小姐
      • 张恣宽先生
      • 宇文棠龙先生
      • 陈永锡先生
      • 娄羽丹女士
      • 孔献华女士
      • Syla女士
      • 郭洪宇先生
      • 郭韬先生
      • 温摩西先生
      • 兔子女士
    • 手工艺术家 >
      • 李一冉小姐
      • 陶然小姐
    • 其它综合 >
      • 外州演唱会片段
      • 文房四宝网购
      • 资讯网读书会 >
        • 豆瓣书评
      • 读者投书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市中心的前世今生

3/10/2023

0 Comments

 
上次看了几家老餐馆以前和现在的照片,今天来比较两张市中心比较有代表性建筑那里这些年来的改变,第一张是1910年和2020年在同一个角度摄影的布朗酒店(Brown Palace Hotel),酒店和一旁的教堂都没什么改变,就是本来的另一家酒店变成了高层的出租公寓,但其实间隔了110年。第二张是1940年和2018年在16街和Champa那里往丹尼尔费雪钟楼(Daniel & Fisher Tower)的方向望去,这里的改变大得多,原本车水马龙的16街改成了步行街,街上的D&F,The May,Joslins这些百货,还有豪华大气的泰伯大剧院(Tabor Grand Opera House),拆的拆,改建的改建,D&F拆到只剩个钟楼,The May改建成了停车楼,Joslins变成了Courtyard酒店, 把泰伯大剧院拆了空了一阵子后建了包括Westin酒店和办公楼的Tabor Center,除了大剧院那块地重新开发后实用率多了些外,更多地方就是为了拆而拆,要就是拆掉后空了几十年都没有用,或者是改建后的用途也差不多,只不过拿一堆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看起来没有什么灵魂和故事的水泥积木取代了蛮有特色和时代感的老建筑,真不知道是什么审美标准。
Picture
Picture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那个会说中文的总统和丹佛的渊源

3/10/2023

0 Comments

 
11年前2012年3月26日Littleton那里的Lower North Fork山火不算大,烧掉山边的23间屋子,但烧死了3个人,比两年前博尔德那里的Marshall Fire还多了一个人。应该不少人都记得丹佛邮报(Denver Post)报道过有对老夫妇回到已经变成废墟的家时,从屋里残破焦黑的物件里和大家道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先生叫做安德鲁胡佛(Andrew Hoover),他和科州的渊源可以从也是著名矿冶工程师的祖父建议他就读高登的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开始,很多朋友都说老先生不但和兴建胡佛水坝(Hoover Dam)和美国经济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时前总统赫伯特胡佛(Pres. Herbert Hoover)同姓,而且还长得很像,穿上老西装简直分不出来。这不是个巧合,赫伯特胡佛总统就是老先生的祖父。其实和胡佛家族更有渊源的是加州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不但祖父是学校的荣誉校友,安德鲁的叔公也是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的创院院长,也是冶金系的系主任,而爸爸艾伦胡佛(Alan Hoover)更打理了祖父1919年在学校里创建的,有丰富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史籍,对美国新保守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运动影响的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超过半个世纪。 火灾里被烧掉的有爸爸传给安德鲁,爷爷从中国带来的瓷器,白宫时期的整套餐具,烟管,收藏的红酒和古籍。讲到中国带来的瓷器,来说说胡佛总统和中国的渊源,您知道吗,至今胡佛总统还是唯一一个中文说的和英文一样流利的美国总统,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到著名英国矿冶公司墨林(Bewick, Moreing & Co)工作,在英国和澳洲都待过,很年轻就做到了主管,是个矿冶专家,婚后被公司派驻到天津的分公司,对开滦煤矿提供技术援助,好巧不巧遇上了义和团事变,听说八国联军入北京时,他也出了一份力,事变后更借机取得了开滦煤矿的股权,后来商而优则仕,做过美国食品局总监,商务部长,更是从来没参加过选举,第一次参选就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第一人,就任初期雄心壮志,希望用商业经营的方式治国,但没想到事与愿违,才刚上任几个月遇到了华尔街危机,随后美国更进入了大萧条期,经济大幅衰退,失业率飙升,还下了禁酒令,所以才做一届就黯然下台,也是美国民望最低的总统之一。这里是几张胡佛总统任内访问科州,安德鲁和爷爷合照,还有火灾后在废墟里做整理的照片。也因为胡佛水坝和孙子的关系,胡佛总统也算是艾森豪威尔总统之外,和科州渊源最深的总统了。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拉夫兰最先的那家中餐馆

2/14/2023

0 Comments

 
今天是情人节,就让我们来找找爱之地拉夫兰(Loveland)的第一家中餐馆。根据1913年的万国寄信便览,当年叫做笠崙埠的拉夫兰那时有两家中餐馆,一家是在333 Cleveland Avenue的品寸餐馆(Bon Ton Restaurant),一家是地址不详的广胜餐馆(Quong Sing Restaurant),所以只有品寸餐馆还有迹可循。Cleveland Avenue还是拉夫兰最主要的街道,但现在333 Cleveland并不是任何一栋建筑物的地址,所以又要借助1911年三邦火险的地图(1911 Sanborn Fire Insurance Map of Loveland) ,来寻找品寸餐馆的位置,地图上333 Cleveland Avenue是在Barthole Opera House旁边的一个餐馆,位置在四街和Cleveland Avenue的交口,Cleveland Avenue那一边。根据史料地址在140 E 4th St, Loveland的Barthole Opera House(也有这里叫做A&B Opera House的记录)是在一栋建于1884年叫做Allen & Bartholf Building建筑物的二楼,是拉夫兰的第一家剧院,一楼很长的一段时间是W&T药房,1925年剧院关门后这栋建筑物曾经大装修过一次,改成了有提供暖气的旅社,差不多在1938年的时候剧院的部分变成了一个叫做Arcadia Hotel的旅社,一直到2013年才再次转手,大幅装修后租给不同商家使用,现在是蛮有特色的弹珠台和老式电玩游乐场Flipside。说回品寸餐馆,根据科州文化资源调查(Colorado Cultural Resource Survey)的资料,虽然Allen & Bartholf Building在建成的时候只有140 E 4th St的主体建筑,但在1905年时已经有南侧Cleveland Avenue上的加盖建筑,而品寸餐馆就是在这个加盖建筑里,所以可以断定现在Flipside旁的灰色建筑就是当年品寸餐馆的位置,而在1913年这里曾经是拉夫兰最繁华的地方。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华商电话簿上科泉最先的中餐馆

2/12/2023

0 Comments

 
上次提到过科泉(Colorado Springs)的电话簿上1930年就有中餐馆Grand Cafe的记录,一直以来大家也认为这是科州的第一家中餐馆,但根据1913年万国寄信便览,科泉在那时就有一家叫做香港(Hong Kong)的中餐馆,虽然不知道何时开业的,但至少比Grand Cafe早上个16年有多。这家餐馆的地址在112 1/2 E Huerfano Avenue,但现在科泉只有Huerfano Drive,而且是个新开发的住宅区,不太像百多年前就人烟的地方。其实对科泉历史有些了解的就知道,科泉在1917年合并了科罗拉多城(Colorado City)后,把两个城市的一些街道不但改了名字也改了门牌号,Huerfano Avenue更名成了Colorado Avenue,但既然门牌号都改了那112 1/2 Huerfano Avenue到底在哪里呢?好在三邦火险(Sanburn Fire Insurance)1907年有绘制科泉有门牌号的地图,找到地图上Huerfano Avenue的方位,照着门牌号找就好了,112 1/2是在Huerfano Avenue和Tejon交口东北角砖头建筑物里的单位,这和科泉名噪一时的鹿角酒店(Antler Hotel)只隔了两条街,是那年代科泉最精华也是最热闹的地段,在20年代的空拍图上,可以隐约的看到这栋建筑物,那这位置到底现在在哪里呢?就在2009年建成的美国奥委会(US Olympic & Paralympic Committee)大楼的位置,地址是27 S Tejon St., Colorado Springs,一百多年前科泉的第一家中餐馆“香港”就在这里。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科州妇女参政的进程

1/10/2023

0 Comments

 
您知道吗,科州是美国第一个给予妇女投票权的州(1893),比1920年美国给与妇女投票权的宪法第19条修正案早了27年,科州也是第一个有女性做为州议员的州(1894),虽然老实说怀俄明早在1869年就给与妇女投票权了,但由于那时怀俄明还是个领地所以,所以才把那虚衔让给了科州。到了1975年科州有3位女参议员,13位女众议员,女性州议员占16%;1990年科州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有7个和22个女性议员,女性州议员占29%,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到了2023年科州参议院和众议院更分别有12个和39个女性议员,女性州议员占51%,第一次过半,可以算是屈指可数由女性当家作主的州,只少于内华达州的60.3%,全美排名第二。州议会里8个领袖的位子里有3位是女性(参议院1位,众议院2位),占37.5%,全美排名第九,也不错。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1880年的丹佛华人

1/8/2023

0 Comments

 
最近无意中找到了1880年的人口普查,索性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看到在反华暴动时,Wazee和Blake,16街和17街之间华人聚居的啤酒花巷(Hop Alley)那里有多少华人。了解了一下,1880年人口普查时Wynkoop到Blake,16街到21街是属于丹佛第九区块组(Denver ED(Enumeration District) 9),所以就翻到这个区块组的那一页去看看。根据1880年6月26日完成的人口普查记录,这个区块组有98个华人。其中96人生在中国,2人生在加州,总共有85个男人(87%),13个女人(13%),其中13个人从事洗衣业,85个人没填工作,就只是标注住在那里。0岁到10岁的有2个都是生在加州的男孩(2%);11岁到20岁有24个男的(28%),7个女的(54%);21岁到30岁有32个男的(38%),3个女的(23%);31岁到40岁有23个男的(24%),3个女的(23%);41岁到50岁有4个男的(5%);51岁到60岁有3个男的(4%)。所以差不多七成的男的在30岁以下,其中有将近四成20岁都不到;差不多有八成的女的在30以下,其中超过七成只有十几岁。最年长和最小的男的分别是55岁和5岁,最年长和最小的女的分别是40岁和18岁。在人口普查上有列出他们的名字,有些还有他们住的街道和门牌号。看了这些,原本只靠零零碎碎不同史料而拼凑出来对丹佛早期华人社区模糊的印象就更清楚了,可以想象到他们离乡背井从家乡到加州,再到丹佛一路上的风尘仆仆,感受得到暴动时那些十多岁豆蔻年华的小姑娘该是多么的无助和惊慌,这场暴动也打碎了不少想在异乡打几年工然后衣锦还乡,成家立业的人的黄粱梦。当中有人在这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也有人孑然一身,客死异乡。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梦想,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编织出了丹佛早期那一段已经尘封的华人史。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波德最先的那家中餐馆

1/1/2023

0 Comments

 
找到了科州几个地方第一家的中餐馆,就再接再厉的也到大学城波德(Boulder)找找。有迹可循的电话簿从1932年开始,但一直到1949年才看到有一家叫做Starlight的餐馆有做中餐的广告。所以就按图索骥朝着Starlight的方向找,地址在1600 Broadway的Starlight是1948年才搬到这里是,开这餐馆的不是华人,是一个叫做绪方仁(Hitoshi Ogata)的日裔和她太太开的。在开Starlight之前,绪方先生1944年在大学丘的Rialto剧院(1135 13th Street)里租了个场地,开了家叫安克拉治(Anchorage Nite Club, 1137 13th Street)让大学生去吃吃喝喝的夜店,这家有炒杂碎的夜店也是那时波德这里唯一吃的到中餐的的地方,这夜店后来因为给个未成年的大学生喝了酒饮,被罚关门一个月,也让绪方先生下了决定,在1948年把夜店顶了出去,到客人不单单都是学生的Broadway上开店。老波德人应该都知道那Rialto剧院到60年代被改头换面变成了现在的福斯剧院(Fox Theatre),安克拉治被顶下后更名为Tulagi,过了两年扩充营业,搬到了隔壁新盖的建筑(1129 13th Street)里,这Tulagi之后声名大噪,风光了几十年,是那些年代波德人的回忆。说回Starlight,这里除了中餐外也有做美国菜,但在绪方先生1959年去世后就顶出去了,之后转了好多手,一直都是开餐馆,八九十年代开的百里居还蛮有名气,是波德这里屈指可数的中餐馆。Starlight在Broadway上建筑还在,而且这现代式的建筑在九零年代就被定为古迹保护,而且还和当年相去无几,那福斯剧院和Tulgaqi也有还在,这几处都在校区附近,大家下次也可以去瞧瞧。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奥罗拉最先的那家中餐馆

12/30/2022

0 Comments

 
上次说了1900年丹佛电话簿上的第一家中餐馆Wah Chun,1930年科泉电话簿上的第一家中餐馆Grand Cafe,当然不能漏掉现在餐馆林立的奥罗拉(Aurora)。奥罗拉比丹佛和科泉都成立的晚的多,1929年才成为一个城市。能够找到最早的电话簿是1936年的电话簿,人口和商家都不多,电话簿总共也才四页。奥罗拉的发展和1918年成立的美国21陆军医(Army Hospital 21)院息息相关,这个医院在1920年更名为菲茨西蒙斯陆军医院(Fitzsimons Army Hospital ),用以纪念在第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为国捐躯的美国医官威廉菲茨西蒙斯中尉(Lt. William T. Fitzsimons)。也由于电话簿不长,就算到1947年也不过17页,所以就花了点时间把每一年的电话簿都翻了翻,一直到1946年才看到了一家地址在9746 E Colfax Ave.,叫做上海茶餐厅(Shanghai Cafe)的中餐馆。在谷歌地图上找了找,发觉那地址现在是个叫做La Cueva的墨西哥餐馆,近看这餐馆的屋檐和外观还真有些中国味,所以又查了查建筑登记,没想到这铺头是个1929年的老建筑,所以上海茶餐厅的的确确是开在同一个地方。又翻回电话簿看看在1946年之前这里是做什么的,发现这里有时是用9742门牌,有时是用9746门牌,1936年到1937年是家叫做Sherman W C的酒庄,1938年到1939年是家叫做Aurora Furniture Store的家具店,1940年空置,1941年到1945年是家叫做Aurora Bowling Alley的保龄球馆,1946年开始变成上海茶餐厅,开了多久就不得而知了,但酒庄,家具店和保龄球馆应该都不会弄中式屋檐和门面,所以猜想这些有可能是上海茶餐厅时期加上去的。难得还有老店铺还在的中餐馆,那里离I-225的Colfax出口蛮近的,大家下次不妨去缅怀一下。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乔治华莱士公园 (George Wallace Park)

12/27/2022

0 Comments

 
每年秋天南丹佛丹佛科技中心(Denver Tech Center, DTC)这头有个公园的秋色特美,除了白杨树,棉白杨树,橡树,柳树的黄叶外,也有枫树的红叶,形成了红黄交错,如画般的景象。有些人可能知道这个公园叫坐乔治华莱士公园(George Wallace Park),但应该没什么人知道这乔治华莱士是何许人也。其实一旁的纪念碑有说乔治华莱士是丹佛科技中心的创建者,他相信一个有质量的开发在创造价值之外,也要能够丰富在其中居住和工作的人的生活,也要对周围的社区产生正面的影响。1971年乔治华莱士和丹佛科技中心把这公园送给了丹佛市,并且着手开始兴建这公园,公园在1986年开始对外开放,但还是由丹佛科技中心负责管理,为此丹佛市把这公园用乔治华莱士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的贡献。故事是这么说的,乔治华莱士一家人其实1954年才从俄亥俄州搬到丹佛来,之前只是一个对原本工作厌倦,想换个环境的上班族,到了丹佛后他开了一家卖电厂设备和油泵的公司,但他发觉丹佛的市中心也和克利夫兰差不多,都是看起来死死板板的大楼,所以他开始物色一个可以和融入大自然,更悠闲舒适的工作环境。1961年在刚开通的I-25和Belleview那里看到了适合的地方,原本只想花个$200买4亩地,但不巧那块地被人抢走了,所以他在地主的怂恿下就索性和银行借了$2000,一口气买下了40亩既没水又没电,也没什么作物好种的农地,那时空气污染严重,停车位难求,治安又不好的市中心加速了他赶紧搬到空气好,大片地好停车,犯罪率又低,高速开通后交通也方便的南丹佛的决定,异想天开的他刚好遇上了一个刚刚从学校毕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建筑师,两人就凭着一股冲劲开始沿着高速在那40英亩地上规划一个超越时代,人性化的工业园区,应用他工程师的专业和对电厂设备的了解,他还自己为这里设计了当年全国首创,实用,安全和美观具备工业级的地下供电系统。但空有理想没用,要有公司愿意搬到这里来才行,乔治华莱士又用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跌破大家眼镜的说服了科技巨擎惠普(Hewlett Packard)到这里开公司,而且只花了9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建好了办公楼,铺好了路,接了水,通了电,连周围的绿地都铺好了,随着惠普的进驻在而后几年内,入驻这里的大公司越来越多,而乔治华莱士也不惜大幅举债,不停的买地扩大园区的范围,到了1974年他已经用丹佛科技中心的名义买下了周围超过850英亩的土地。他也为入驻园区的公司定下了极为严格的标准,至少要保留三成的绿地,要有室内停车场或把露天停车场建到建筑物的后面,空调系统不可以摆在建筑物的屋顶,所有的公共设施都要地下化,建筑物不能够有突兀的招牌,如果不照规矩,他宁愿这些公司不要来。为了让大公司有更多理由到和机场有一段距离的园区这里,他又说服了阿拉帕霍郡(Arapahoe County)在I-25和Arapahoe附近兴建区域机场,而且还负责筹资,1968年后来更名为百年城机场(Centennial Airport)的阿拉帕霍郡机场(Arapahoe County Airport)开幕,更加奠定了南丹佛成为丹佛新的商业中心的基础。但好景不长,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丹佛的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1974年举债开发园区的乔治华莱士也因为还不了款,让银行接手了他一手打造的丹佛科技中心,而后银行把园区卖给了大英轮船公司。2006年在迪拜船务公司收购大英轮船公司里又把丹佛科技中心分拆出来卖给了Shea地产公司直到今日。虽然乔治华莱士在1974年就失去了丹佛科技中心,但一直到他于1996年去世时,他还是以不同的角色参与他在兹念兹的园区的开发,所以说他是丹佛科技中心,以至于南丹佛商圈之父也绝不为过。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科泉最先的那家中餐馆

12/25/2022

0 Comments

 
昨天在介绍了早年丹佛的中餐馆后,就有版友提及了祖辈1932年在科泉(Colorado Springs)开的一家叫做Grand Cafe的中餐馆,直到今天,科泉的中餐馆还是寥寥可数。更何况是那个鲜有华人移居美国的年代。既然提到了Grand Cafe,就不妨研究一下这家餐馆的历史。根据版友提供的素剪报,这家餐厅是由Fook Ton Louie在1929年开的(上次提到过1905年丹佛在2027 Market Street曾有一家叫做Show Louis的中餐馆,不知道两家餐馆有没有关系),后来由小儿子Chew Min Louie接手管理,1975年的时候餐馆的所在地是都更的区域,和丹佛一样,那时市里很多地方都被清拆重建了,现在那里是一栋办公楼,应该是都更的时候兴建的,所以这家餐馆在同一个地点至少经营了46年,而且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科泉唯一的一家中餐馆,1975年搬到了1231 N Academy Blvd后不知道又开了几年才歇业。从餐馆的火柴盒上,可以隐约看到当年餐馆店面的外貌,火柴盒上说餐馆里有冷气,有鸡尾酒吧,中餐和美国菜都有。Grand Cafe从1930年秋天开始出现在科泉的电话簿上,地址在105 S Tejon Street,到了1939年,餐馆在电话簿上不但用了黑体字,而且还有黑框和几行广告,当时整个科泉的餐馆也不过有三家愿意多花钱做广告,广告上餐馆说有做中餐和美国菜,是科泉唯一的中餐馆,而且全晚营业。1949年的广告和1939年的差不多,但电话簿上做广告的餐馆越来越多了。到了1969年,Grand Cafe也做起了大版面的图片广告,广告上有一个华人女服务员端着盘子的送餐的图样,说可以外卖,有酒吧服务,从早上7点开到凌晨12点,除了周一休息外,每天都有提供早餐,中餐和晚餐(相信现在也没这么早开门的中餐馆了吧),还说自己是科泉最先的中餐馆,做正宗的广东菜和牛排,去掉了早年说有做美国菜的广告词。不晓得现在科泉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家当年无人不晓,装潢的古色古香的中餐馆,或者和丹佛的南京餐馆一样,辉煌的过去已经尘封在了历史里。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丹佛最早的那些的中餐馆

12/24/2022

0 Comments

 
早前研究了1874年的华人洗衣铺,这次来研究一下华人餐馆。1913年的万国寄信便览里有记录几家中餐馆,分别是,

香港餐馆,在1331 19th Street
同安餐馆,在2051 Market Street
美芳餐馆,在2035 Market Street
南京餐馆,在1712 Curtis Street
叶均餐馆,在1841 Arapahoe Street
远香餐馆,在2053 Market Street

这里只包括了名字里有注明是餐馆的,还有些没注明的也可能是餐馆。翻看1873年到1899年的丹佛电话簿,基本上都是洗衣铺和杂货铺,一直到1900年才看到家在2027 Market Street叫做Wah Chun的中餐馆 (这地址到1913年已经变成了广利隆杂货铺了),1905年的电话簿里多了几家,分别是,

Bon-Hong餐馆,在2035 Market Street (1913年变成美芳了,还是餐馆)
Show Louis餐馆,在2027 Market Street,之前是上面提及的Wah Chun,也是餐馆)
Yee Lung面馆,在1213 19th Street

可以发现从1900年到1913年,这里的中餐馆都在2001到2065 Market Street这头,而不在1887年16街到17街Wazee那头的中国城,根据1904年的地图,中餐馆都是在2001到2065 Market Street这一边,Wazee的中国城虽然还是有不少华人的商铺,但多了家咖啡厂,范围也比1887年小了点,华人已经有开始迁出的迹象,到了1913年绝大多数的华人商家都已经迁徙到Market Street这头,一直到40年代清拆为止。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1873年的丹佛华人

12/23/2022

0 Comments

 
之前提到过1869年的丹佛论坛(Denver Tribune)报有一则有个矮矮胖胖,束着发的约翰中国佬(John Chinaman)到丹佛来的报道,这应该也是华人在丹佛最早的明文记录,但之后也没什么后续报道。从威厘士花咕发行的各华商铺户街道总录里知道13年后到了1882年,丹佛华人已经开了65家洗衣铺,8家杂货铺。丹佛从1873年开始出版记录市内各行各业的名录,所以也碰碰运气,看看在这名录里可不可以看到些早期华人的踪影,还不少有,20家洗衣铺,1家裁缝,还有1个职业不详,绝大多数都毗邻联合车站(Union Depot)和啤酒花巷(Hop Alley)附近,短短四年就开了这么多家洗衣店,几乎垄断了丹佛的洗衣市场,这些华人商家分别是,

Abon (Chinaman)洗衣,在Holladay, H和I街之间
Chinaman, 住在Wazee, G和H街之间
Chong, Quong洗衣,在G街,Holladay和Larimer之间
Chow, Ah洗衣,在G街,Wazee和Wynkoop之间
Chung, John洗衣,在11 Blake
Kee, Hop洗衣,在Holladay, F街的东南角
Kee, Sam洗衣,在Blake和四街之间
Kee, Samuel裁缝,在Continental酒店里
Kee, Ye洗衣,在Holladay, H和I街之间
Hing, Sam洗衣,在G街,Holladay和Blake之间
Lee, Due洗衣,在Wazee,G街的西北角
Lee, Fong洗衣,在Larimer和四街
Lee, Sing洗衣,在F街,Wazee和Wynkoop之间
Lee, Wing洗衣,在G街,Holladay和Blake之间
Quang, Ah洗衣,在Wazee, F和G街之间
Oun, Chee洗衣,在Blake, I街的东北角
Sang, Ung洗衣,在Blake面对Cherry Creek
Shang, Wang洗衣,在G街,Wazee和Wynkoop之间
Sing, Sam洗衣,在Holladay, H街的西南角
Sing, Wing洗衣,在G街,Wazee和Wynkoop之间
Tung, Lang洗衣,在Holladay, H街的西南角
Whoa, Gee洗衣,在Blake, I街的西北角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那些年的那些中医

12/21/2022

0 Comments

 
最近偶然在网上看到了一个19世纪末的绿色古董药瓶,上面写了Gun Wa's Chinese Remedy (锦和中药),Warranted Entirely Vegetable and Harmless (保证都是植物而且无害),想起来之前在看乔治城老报纸的时候好像有看过这个中医的广告,所以花了些时间研究了一下这个叫做锦和的中医,也让我们把时间移回到了1889年。这一年包括乔治城信使报(Georgetown Courier)在内的一些科州报纸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中医的广告特别的多,从7月底开始在落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上几乎天天都看得到“锦和”的广告,到了8月还出现了另外两个分别叫钟兴(Chung Hing的音译)和李荣(Lee Wing)的中医广告打对台。而且这锦和还很有广告头脑,一开始1888年10月诊所还在1518 Larimer的他在报纸上登了一小幅说医疑难杂症的广告,11月登了一个治阳痿的广告,然后沉寂了一阵子,从1889年6月起先登了个自我介绍的广告,说自己是一个限于法律不能够在美国行医的中医,所以只能够卖家传专医疑难杂症的便宜草药,尤其是结核病,哮喘病,风湿,淋巴肿大,女性肌无力,癌症,支气管炎,男性不举,还有各种血液,神经,性功能,宿疾等等。有需要的人可以到他在1629 Larimer的新诊所免费咨询,或者也可以写信给他索取更多他行医的事迹。从7月28日起差不多天天一则病人药到病除的见证,到了10月除了见证外还附上大篇幅的广告,有着戴着瓜皮帽,扇着扇子医生的图像,还悬赏$5000给能够证明这些见证不实的人,说很多之前怀疑他是庸医的人,现在都是他最忠实的病人和见证人,11月起每隔几天再配上病人的感谢函,到了1890年1月更表示将在丹佛定居,以便服务越来越多来求药的病人,差不多的广告一直高频率的打到1890年中。说了那么多锦和,现在说说钟兴中医。他的广告只有在1889年8月打的勤一些,而且简单的多,说诊所在1944 Larimer的他是丹佛唯一从钦定中医院毕业的中医,在中国,旧金山和丹佛已经行医了超过30年,他自幼学医,从来没有做过其它行业,其它在丹佛天天打广告所谓的中医,根本对中医根本一窍不通。李荣中医广告的频率和锦和中医差不多,诊所在1314 Larimer的他也说可以医治疑难杂症,从广东来的他家学渊源深厚,在中国已经行医超过千年,处方保证有效,否则不要钱,从1890年开始更标榜自己是丹佛唯一真正的中医,不像那些欺世盗名的假中医。锦和中医的广告从1890年中开始越来越少,而且内容看起来也越来越迫切,到了1890年12月之后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锦和中医根本就是一场骗局,是丹佛一个叫Frank Smith的白人看着报上一些中医的广告依样画葫芦,卖吃不死人,没中药那么难吃,那么难准备的外国成药,而且还不只在丹佛卖,还在密尔沃基,匹兹堡,印第安纳波利斯,底特律,堪萨斯市,圣路易,新奥尔良和奥马哈同时做差不多的广告卖,锦和在丹佛和密尔沃基都有药房,其它地方的病人可以邮购索药,更离谱的是密尔沃基的药房至少还找了个华人做幌子,丹佛的药房连人都不找,直接告诉病人医生在隔壁房间,英文不好,病人对着看诊的窗说了病情后就直接开药。1890年5月密尔沃基的锦和被上秉公堂,1891年初主谋Frank Smith落网,隔年丹佛药房经理,同谋William Hale落网,案子一直审到1894年才结案,最后罚了$1000了事。锦和案对原本外国人就半信半疑的中医行业的打击很大,也让才开始打入主流社会的中医正规化和合法化的进程拖迟了数十年。对了,那些年丹佛还真只有两个医术不错的正派中医,一个叫钟兴,一个叫李荣,但这锦和案搞得他们后来好一阵子韬光养晦,连广告都不敢做了。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河谷高速

12/15/2022

0 Comments

 
有朋友突发奇想的问了一个应该蛮多人都想过的问题,为什么I-25在丹佛有一段绕了一个大弯,没有这么直。在I-25开通前,丹佛一直以来南北交通的要道都是Colorado Blvd和Broadway,随着私家车越来越普及,这些道路一到上下班时间就拥塞不堪,所以从上世纪30年代起就有人倡议要在车流量最多的52街到University Blvd之间建一条和东西岸大城市一样的高速路来舒缓情况,但随着二战,一直拖到了1944年州府公路局才完成了评估报告,当初有四个方案,(1)把Broadway的该路段改成高速路,(2)把Colorado Blvd的该路段改成高速路,(3)沿着南普拉提河(South Platte River)河道和火车轨道在该路段建一条新的高速路,(4)沿着河道和火车轨道在该路段建一条新的高速路,但只连接到Market Street,然后把Market Street到52街路段改成高速路。取决的因素在主要交通点和交通点之间的距离,和周围交通要道的衔接,周围的地理环境,是否和都市规划相辅相成,是否还能够因应未来需求拓宽,对沿线现有的商家住家和设施的影响,路权的费用,整体建筑费用,是否对城市的发展有利。依据这些因素,路权费最多,对现有商家住家影响最大的Broadway的工程费用是5500万,新路衔接Market Street是1900万,Colorado Blvd是1850万,完全沿着河道和火车轨道新路是1450万,最容易施工,影响最小,发展性最大的也是费用最低的新路,所以最后选择了这个方案,并把这段高速路定名为河谷高速(Valley Highway)。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也启动了州际公路计划(Interstate Highway),并且在1947年拨款兴建I-25的南北路段,和I-70从丹佛到堪萨斯州的东西段。1948年河谷高速的工程开工,1958年竣工,由于科州的I-25路段从60年代才开始陆续拨款兴建,所以河谷高速一开始还没有并入州际公路系统,只属于87号国道(US Route 87),一直到1964年得到州际公路经费拓宽后才并入州际公路系统,但一直到70年代还沿用河谷高速的路牌,到80年代大家才开始把这路段直接叫做I-25。所以河谷高速也是I-25在科州最早兴建的路段,贯穿普韦布洛(Pueblo)路段的普韦布洛高速(Pueblo Freeway)1959年完工,贯穿科泉的纪念碑谷高速(Monument Valley Freeway)1960年完工,其它衔接路段1960年到1969年陆续完工,所以现在大家知道科州境内的I-25其实是在1969年才全线通车的。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乔治城的华人老照片

12/14/2022

0 Comments

 
说到科州早期的华人,不少人最早的印象应该都是一张戴着帽子抽着烟的华人带着条狗驾着驴车在乔治城(Georgetown)酒吧前的照片,根据酒吧门前库尔斯啤酒(Coors Golden Beer)的广告牌,这照片的年代差不多介于1875年到1892年之间,照片后面标注了这华人叫Chas Gow,应该是姓高,翻了翻那个年代的乔治城信使报(Georgetown Courier),1905年还真有家Chas Gow开的Royal餐厅的广告,这里本来华人就不多,应该是同一人。还有一张差不多1890年到1910年在乔治城影楼照的照片,照片里有五个穿着洋服的华人,照片背后标注了左起第三个和第四个人的名字叫Wa Chin (应该是陈和的音译)和Tang Ya-Shun(应该是唐阿胜的音译),但让人特别注意倒是左起第二人,虽然蛮年轻的,但耳朵和鼻子和前一张照片里的Chas Gow差不多,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人,两张照片上的人看起来差了十几二十岁,如果是同一人的话,那这两张照片的年代可能要互调,但这些也只是大胆假设的猜想。研究完了人来研究地方,众所周知乔治城这里的古迹特多,很多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老建筑,所以就突发奇想的沿街找找看那第一张照片上的酒吧还在不在,还好乔治城不大,所有这种建筑风格的屋子都在城里当年叫高地街(Alpine Street)的六街(Sixth Street)上,瞧了瞧在Argentine和六街交口,现在是乔治城画廊(Georgetown Gallery)的那间(612 Sixth Street)从门窗,屋檐,柱子到外墙都蛮像的,而且周围的同个年代的老建筑没有一间有那么类似的建筑风格,很有可能这就是照片上的那一家酒吧,但也是闲来无事的猜想而已,您觉得呢?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老报纸,老照片

12/9/2022

0 Comments

 
1859年出版的落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是科州第一份的周报,在1858年丹佛建立后不久就发行了。发行人是内布拉斯加领地(Nebraska Territory)的测量师,也是绘制第一张首府奥马哈(Omaha)地图的威廉拜尔斯(William Byers)先生。落基山新闻报初创时,由于抢着发刊,报社在现在Walnut街上的一个蛮破旧的小木屋里(在现在14街和Market附近),报纸还是在内布拉斯加那里印好后送到这里的。翌年报纸从周报改成了日报,一开始的前几年搬了好多次,一直到1866年订户和广告比较稳定后,才搬到了在Larimer街上后来待了超过20年的砖屋里(在现在16街旁的Writer's Square那里)。在报纸150年的历史里换过三个老板,1878年拜尔斯先生把报社卖给了财大气粗的好友拉夫兰先生(William Loveland),拉夫兰家族经营了40年后,1926年把报社卖给了斯克利普斯报业集团(E. W. Scripps),一直到2009年停刊为止。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落基山新闻报的2009年2月27日把告别信印在1859年4月23日创刊号上,象征一个时代结束的停刊号,但应该真的看过四页创刊号的人并不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2009年的停刊号,1859年的四页创刊号,还有报社1859年创刊时的小木屋,还有1866年搬过去,比较有规模和专业印刷设备的砖式建筑。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再说1913年12月初的那场雪

12/6/2022

0 Comments

 
前几天的天气都不错,阳光普照,气温也不太冷,但您知道吗,在1913年才刚步入12月(12月1日到12月5日),丹佛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雪,5天内下了45.7英寸,就连2003年的那场大雪也望尘莫及,差了1英尺有余,而且虽说是连下了5天的雪,但前3天的雪量其实不大,第3天雪还停了会儿,但没想到第4和第5天雪势越来越大,下了30几40寸的雪,在那个主要还是用人力铲雪和马车运雪的时代,足足花了一个多月才把雪清干净,还好除了让人大开眼界和交通不方便外,没停电,没停水,电话也都正常,虽然停班停课了好一阵子,但没有造成更大的灾难。但丹佛的降雪量和山那边的乔治城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那儿将近多了一倍,下了86英寸的雪(再科普一下乔治城12月4日当天就下了63英寸的雪,至今还是美国单日的降雪纪录),可能雪太大,人太少,大多数捕捉到的都是丹佛的雪景,没找到那里壮观景象的照片。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张摄影师镜头底下109年前12月初的丹佛,让大家好好的感受一下。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高登的那两栋老建筑

12/3/2022

0 Comments

 
又来说古了,上次说过在科泉的那间曾被误以为最早做为科罗拉多州府大楼的木屋,在实业家也做过科州副州长的拉芙兰先生(William A. H. Loveland)的游说下,1862年议会决定把首府从科罗拉多城(Colorado City)迁到高登(Golden),但起初由于场地限制,参众议会都在华盛顿街(Washington Avenue)上不同的建筑物里开会,一直到1866年在拉芙兰先生把他的商店加建二楼后,科罗拉多领地的参众议会才在同一座建筑里开会,这建筑也是高登最早的砖砌建筑,但那个议期没做什么大事,谣传在前领地长官伊文思先生的疏通下,倒是决定把首府迁到丹佛去了,也让原本对开发高登有雄心壮志的拉芙兰先生扑了个空(其实也不算,拉芙兰先生除了做过副州长和经营商店和科罗拉多中央铁路(Colorado Central Railroad)外,也做过高登的市长,建立了拉芙兰(Loveland)和湖木(Lakewood)两座城镇,创建了科罗拉多矿业大学(Colorado School of Mines),还当过落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的老板,绝对没闲着)。有时投资也是要碰运气,那时有人以为遇到的千载难逢的商机,在这短期的州府大楼旁,买地建旅社,希望能够让到这里开会的政客和游说的商人可以有个歇脚的地方。没想到刚造好,不但议会,连首府都搬走了,之后这旅社转手了几次,生意一直都没什么起色,1892年还因为欠税被法拍了,也从酒店变成了矿工和途经高登商贩的寄宿公寓,到后期还变成了一旁矿业大学的学生宿舍。为什么特别提这两栋建筑物的故事呢,也因为首府迁走了,高登没有过度的开发,这两栋建筑都还在。曾经真的做过州府大楼的那栋建筑(Loveland Bock)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是经营拉芙兰商店(W. A. H. Loveland Mercantile Store),之后改装成了餐厅,现在是老州府大楼餐厅(Old Capitol Grill & Smokehouse),这也是为什么餐厅招牌上标识着1862至1867,高登是领地首府的年份。隔壁的旅社(Astor House),70年代原本有人想有样学样,和丹佛一样,把年久失修的老建筑拆了做停车场,但好在高登市府即时的把它列为古迹,还斥资买了下来维修翻新做为博物馆,疫情期间又关了的装修,将来计划做为艺术中心(Foothills Art Center)。老州府大楼的地址在1122 Washington Ave, Golden;老旅社的地址在822 12th St, Golden。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又说感恩节

11/24/2022

0 Comments

 
今天是感恩节,又来和大家说一说这节日的典故。英美国家感恩节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英国十六世纪时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的宗教改革(English Reformation),那时为了减少大家的负担,英国把95个宗教节日,减少成27个,然后用斋戒节(Day of Fast)和感恩节(Day of Thanksgiving)来取代被减掉的节日,但刚好英国有几场的灾难都发生在斋戒节附近,而不少值得庆祝的好事都发生在感恩节附近,所以久而久之大家就把感恩节当成了一个蛮吉利的日子。美国庆祝感恩节的传统据说可以追溯到1621年从英国来到美洲大陆的清教徒在麻省普利茅斯(Plymouth)举办一连数日的感恩狂欢庆祝。其实在美国建国前,感恩节一直都只是一个宗教节日,一直到1789年的11月在华盛顿总统(Pres. George Washington)的提倡下,感恩节才变成了一个比较有平民化的节日。虽然美国的感恩节都在11月左右,但一开始各州各异,没有个统一的日子,直到1863年林肯总统(Pres. Abraham Lincoln)有鉴于让不少家庭妻离子散,分崩离析的内战,为了凝聚国人的向心力,安抚日益不安的民心,才把这个感恩节定于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而罗斯福总统(Pres. Franklin D Roosevelt)为了让商家有更多时间为节日做准备,又在1941年再把这节日定为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一直延续至今。在二十世纪之前,感恩节其实不是像现在一样大肆庆祝的,顶多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但随着美国生活水平上升和人口倍增,许多新移民把庆祝感恩节当做美国化的重要一环,也让庆祝感恩节变得越来越讲究,越程式化,在感恩节的餐桌摆上一只大大的火鸡,配上蔓越莓酱,土豆泥逐渐就变成迈入小康社会的丰足象征。用盛产又大只的火鸡来庆祝这个节日,既划算,又能够让大家吃的饱饱的,而用同样盛产的蔓越莓和土豆做配菜,又好吃,也合算。大家除了在感恩节感激上苍这一整年来让大家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家宅平安外,也提醒大家知足常乐,感念在这一年里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美国插画大师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在1917年到1943年间所绘的几幅和感恩节有关的插画,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感恩节阖家快乐,安康。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科州的地震

11/14/2022

0 Comments

 
每次看到加州地震的消息都胆战心惊,庆幸自己住在中西部的科州。但您知道吗,其实科州在造成落基山脉的格兰德河断层(Rio Grande Rift)上,也是有大型地震的可能的,在有明文记录的150年来发生过15次超过5级的地震,最大的一次是1882年11月7日科林斯堡(Fort Collins)附近6.6级的地震,最近的一次是2011年8月22日特立尼达(Trinidad)5.3级的地震。根据记载,1882年11月7日下午6点半,整个科州,甚至怀俄明州,犹他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都能够感受到强震,丹佛那时还有不少的发电机都被震坏了,好在那时电力还没有普及,没有对大众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这个地震的深度20公里,面积47万平方公里,震央在丹佛北边和波德的东边,隔天科州包括丹佛,波德和格里利(Greeley)多处还发生了规模差不多4.5级到5级的余震,面积6万平方公里,丹佛到科林斯堡这一区的余震发生在凌晨4点45,把不少人从梦中惊醒,还好那时科州人口和商业都还没这么密集,推测如果2013年发生差不多规模地震,造成的伤亡难以估计,经济损失会超过两百亿美金,到今天,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较2011年8月22日晚上11点多发生在特立尼达5.3级的地震,主要影响到的是附近Segundo和Valdez这两个小镇,地震的深度12公里,由于震央人烟稀少,强度是1882年地震的20分之1,输出的能量是90分之1,除了造成一些建筑物的损坏外,没有造成伤亡。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高速路上的那条飞机跑道

11/12/2022

0 Comments

 
丹佛斯蒂伯顿旧机场(Stapleton Airport)最让人记得的画面,应该就是波音747客机在它那条全美第一条横跨高速路的跑道上滑行。老照片看多了,最近突发奇想,旧机场在90年代拆掉后,这条跑道到哪里去了。查了不少当年的报导,还真没有很多相关的讯息,也没说个确切的位置,只有说这条南北向的35R/17L跑道好像1995年机场关掉后不久就拆掉了。所以只好用老照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跑道横跨I70,应该是在由旧机场改建之前叫斯蒂伯顿的中央公园(Central Park)接近I-70的位置。有张照片上高速路的路肩有下个出口会连接I270的路牌,还有张照片看到过了跑道不久就是Quebec街的出口,两张照片背后都有山,所以跑道应该在高速路西向的这两个出口前面。谷歌地图(Google Map)上好像唯一符合这些线索的只有也是横跨I-70的中央公园大道路桥(Central Park Boulevard Interchange),也让我怀疑是不是这路桥就是当年的那条跑道。查了查中央公园大道路桥的历史,这条道和I-70的中央公园大道出口都是2012年才启用的,2011年8月还把I-70介于Havana和Quebec出口的路段关了8个晚上来拆除旧机场的服务道(Runway Service Road),再看看2012年前后的谷歌地图,现在中央公园大道路桥的位置在2012年前还真有一条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横跨I-70的路桥,而且从谷歌地图有记录的2007年时就在,但还是和老照片上的跑道还是有点出入,应该是90年代拆掉了飞机跑道路桥后,又建了条比较窄小给汽车用的服务道,到了2011年又把这条路桥拆了,才建了现在6线道比较美观的中央公园大道路桥。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南方公园的那个小学

11/10/2022

0 Comments

 
上次介绍了在科泉1859年的老木屋,得到了不少的回响,今天来说说科州最老的校舍。说到老学校,大家应该都会猜是在1864年就成立的丹佛大学(University of Denver)里,1876年成立的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里或者是看起来有些年代的丹佛几所高中。研究了一下,科罗拉多大学波德校区的Old Main是1876年建的,1980年进行过大翻修;丹佛大学里的Mary Reed Hall是1932年建的,University Hall是1890年建的,最老的建筑是后来才移过来1878年建的Evan Memorial Chapel;丹佛东高是1925年建的,丹佛西高是1926年建的,丹佛北高是1911年建的,丹佛南高是1925年建的,所以科州最老的校舍是科罗拉多大学的Old Main。但其实科州还有一个年代久远但鲜为人知的老校舍,在费尔普雷(Fairplay)的南方公园(South Park,没错,就是卡通里的那个南方公园)那里,做小学(Edith Teter Elementary)的老校舍是1881年建成的意大利式建筑,后来1934年由在一旁加建了现代式建筑的体育馆,1947年和1985年又陆续加建了初中(Silverheels Middle School)和高中(South Park High School),最难得的是那个1881年的建筑这么多年来始终如一的都是小学,140年来每一代人都在这里上过课(包括卡通里的所有角色),都是校友,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童年回忆。大家仔细观察这老建筑,您会发现建筑底部的石材和其它地方的大小和颜色都不同,用的是大块的红砂岩,上面用的是土黄色的砂岩石。这是因为19世纪末钢骨建筑还没流行,一般的建筑都需要很坚固的底层才能够撑起上方建筑的重量,由于校舍是两层的石材建筑,上方的重量比一般的木质建筑重上许多,所以需要用比较坚固和比较不透水的红砂岩做地基,可能也因为如此,这栋建筑在经历了140年风雨后还是安然无恙的屹立在这里,教育一代代的学子,续写自己的历史。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那个让科州名声大噪的硬糖

11/5/2022

0 Comments

 
1942年刚刚从大陆航空(Continental Airlines)退役的机师哈尔姆森先生和太太(Bill and Dorothy Harmsen) 从明尼苏达搬到了科州这里,在Wheat Ridge买了个小牧场,太太种水果种花卖,丈夫把一旁的农舍改成了工坊做木工,蛮典型的美国西部生活。生意不能说没有,但好像也没什么前途,看着冰淇淋店如雨后春笋的满街开,1949年想创业的两夫妻也跟风在农场做冰淇淋,拿到Golden盘下的店铺卖,但好巧不巧碰上那一整年的天气都不太热,又动不动就下雨,冰淇淋滞销,连房租都成问题,看着橱窗空着也是空着,索性从丹佛批来巧克力卖,冰淇淋有季节性,卖糖果总不用看天吃饭,除了巧克力外,两夫妻还突发奇想,发明了口味独特含起来辣辣的肉桂硬糖,没想到这号糖果卖的比巧克力还好,而且来自各地的订单远超过店铺的生意,两夫妻看到机不可失,破釜沉舟,1951年关掉了店铺专心做批发,还把农舍改成了硬糖工厂,把牧场叫做糖块牧场(Sugar Bar Ranch),对水果有心得的太太亲自调配秘方,出了包括苹果,西瓜,樱桃,橙子,柠檬,葡萄,桃子好多种水果口味的硬糖,还标榜这硬糖绝对比所有的糖果都健康都好吃,为了防止盗版,1960年还注册了商标,到了1966年原先的小农场已经变成了有250名员工,每天可以生产12.5万磅糖果的大工厂,哈尔姆森两夫妻也俨然成了名副其实的糖果大亨,1966年虽然把糖果厂卖给了大企业,硬糖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但已经由第二代接手的哈尔姆森家族一直到80年代,家族退出经营,糖果厂几经转手被好时(Hershey's)收购前,还是坚持初衷在科州生产这个畅销各地的硬糖。当年为了让新开张的冰淇淋店彰显科州小镇的西部风情,哈尔姆森夫妻用一个骑着马的牛仔剪影做商标,把店铺取名快活牧人(Jolly Rancher),虽然店铺早关了,但这快活牧人的品牌一直沿用了下去,早些年那个牛仔还有出现在广告和糖果盒上,但随着西部风淡去,包装上的牛仔早就不复存在,科州的糖果厂也早于2002年清拆(老实说那块地也没移作他用,空了快20年,这两年地产市道不错才建成了出租公寓,其实做成个糖果博物馆也不错),现在所有的快活牧人硬糖都是在好时加拿大的糖果厂制造,变成了进口货。但时至今日,谈起这硬糖,很多科州人还是引以为傲,绝对算得上是科州之光。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丹佛中国城纪念壁画

10/28/2022

0 Comments

 
10月31日是丹佛反华暴动的142周年,8月的时候拆下了在棒球场(Coors Field)对面的那个蛮有争议性的啤酒花巷/华人暴动纪念牌(Hop Alley/Chinese Riot of 1880,老实说内容的问题不大,就是这名字有些误导成分),下周一科罗拉多亚太裔联合会(Colorado Asian Pacific United)会揭幕在丹佛四号消防局(Fire Station No.4, 1890 Lawrence St, Denver)外墙上的丹佛中国城的纪念壁画,这个画作是由丹佛的赫蒙裔艺术家,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Denver)美术系的Nalye Lor创作,用不同的颜色,几件有代表性的物品和不同时代华人的剪影,和“不怕慢就怕停”的标题,来表达这些年丹佛华人社区的筚路蓝缕和克服万难,携手共进,在这个城市贡献发展的坚毅精神。可能有朋友会问这个消防局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意义,这里是不是当年那个已经不复存的中国城的位置。之前说过1880年华人商铺和鸦片档比较密集的啤酒花巷是在15街到17街,介于Wazee和Blake之间的后巷,但根据1882年的华商名录那时华人商铺和洗衣店散布的蛮广的,从Auraria那里的10街西到现在棒球场那里的22街,Wynkoop到Welton都有,12条街乘以13条街的范围,包括了现在市中心的大半,到了排华方案(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施行30年多后的1913年(根据1913年的华商名录)商铺和洗衣店主要散布在18街到22街,Blake到California这一带,5条街乘以9条街的范围,大小差不多是之前的四分之一,而且超过一半的商铺都在现在棒球场对街,20街到21街,Blake到Market的这一个街口,到了40年代末这里也荒废的差不多清拆前,大多数人叫的中国城就在这里。所以壁画在位置虽然在1882年前后华人散布的范围里,但离啤酒花巷还蛮远的,也不在1913年到清拆前的范围里,反倒就在很多华人老人家居住的夕阳楼(Sunset Tower)后面,也算是一个美丽的巧合。这里是昨晚地方新闻台(CBS Colorado)晚间新闻对这幅壁画所做的报导。
Picture
0 Comments

丹佛,我们的家系列 - 老科罗拉多城里那栋老房子

10/26/2022

0 Comments

 
故事是这样说的,1859年适逢派克峰淘金热(Pikes Peak Gold Rush)的时候,有个在美国西部行医的医生在刚成立的小镇科罗拉多城(Colorado City)建了间木屋做他歇脚的住所,那时还是那个从未被联邦政府承认过的杰佛逊领地(Jefferson County)的年代,1861年随着美国内战的爆发,科罗拉多城划到了北方联邦政府新成立禁止奴隶制的科罗拉多领地(Colorado Territory),同年9月其实科罗拉多领地议会的第一次议会原本是要在医生的那个小屋举办的,但在看了这屋子装不下这么多人后,受到丹佛那头的拉瑞莫将军(General William Larimer)的邀请,改到丹佛举办,虽然议会开在丹佛,但由于绝大多数还是住在科罗拉多城这头的议员,会上没有如拉瑞莫将军所愿,还是决定把科罗拉多城做为领地首府。派克峰淘金热来的快,去的更快,随着西部山区发现金矿,不久淘金客就转到高登(Golden)和中央城(Central City)那头去,而领地的首府也在1863年移到了高登,在丹佛太平铁路(Denver Pacific Railroad)开通后又移到了丹佛。但由于以讹传讹,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都把这小屋当成那个开第一次议会的地方,把这小屋叫做老首府(Old Capitol Building)。在医生1866年搬走后,1869年这里做过艾尔帕索郡(El Paso County)办公室,也做过郡法院,还做开家商店,从1880年到1913年这里是家华人开的既帮洋人洗衣服,又给当地华人做鸦片烟馆的三和洗衣店(Sam Wah Laundry),1927年凭着它曾是科罗拉多首府的名气,让这残旧的小屋逃过了被清拆的命运,迁到了刚开不久的Broadmoor酒店那里既做古迹保存,也顺道做为让游客参观的景点。1959年酒店趁科罗拉多领地成立百周年的日子,又把这小屋捐给了科州历史学会(Colorado Historical Society),搬到丹佛州府大楼前面的广场,做为落基山淘金纪念活动(Rush to the Rockies)的重头戏。随着纪念的热潮过去,有人说这破旧的小屋和偌大的市民广场和州府大楼格格不入,所以又送给了科泉的派克峰历史学会(Pikes Peak Historical Society),在兜了一大圈后,又摆回里老科罗拉多城(Old Colorado City)科罗拉多街上里原本位置(2608 West Colorado Avenue)不远的公园(Bancroft Park,2408 W Colorado Ave, Colorado Springs)里,直到今天。这就是这科州最老163岁小屋的故事。
0 Comments
<<Previous
    Picture
    Picture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une 2016
    January 2016
    October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September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Categories

    All

    RSS Feed

Picture
此网页所有版权为丹佛华人资讯网所有。 有对网页有关的问题请于info@denverchinesesource.com联络网页编辑
  • 首页
    • 电子黄页 >
      • 餐馆,甜品店,面包店
      • 食品公司,餐馆服务
      • 超级市场,酒庄,参茸海味,药妆零食
      • 保险经纪
      • 人寿保险,退休理财
      • 地产经纪, 银行,贷款公司
      • 快递,汇款,招牌,印刷,电脑
      • 西医师,眼镜行,脊骨神经医生,牙医
      • 中医,中药房,中成药,按摩,足疗
      • 长者活动中心,成人护理
      • 家电,抽油烟机,冷暖气安装修理,电工,水管工,水泥工
      • 装修,庭院,杂工, 风水
      • 律师
      • 会计师,税务师
      • 代办,摄影,翻译
      • 教会,佛堂
      • 社团服务,学校社团
      • 旅行社,机场接送,包车服务,短租
      • 理发师,美容院,裁缝师,洗衣店,宠物相关
      • 中文,音乐,舞蹈,绘画,体育,中医,武术学校
      • 车行,驾校,修车
      • 金铺,殡葬服务
    • 科州华商广告
    • 新增商家申请表 >
      • 商家推荐表
  • 科州讯息
    • 活动讯息 >
      • 2023年科州贺岁活动总汇
      • 我与科州的邂逅 | 科罗拉多州摄影图文大赛 >
        • 一号参赛者:张恣宽(网名:长心宽) >
          • 作品集
        • 二号参赛者:宇文棠龙 Tanglong YuwenLink Page >
          • 作品集
        • 三号参赛者: 陈永锡 >
          • 作品集
        • 四号参赛者: Yudan Lou (娄羽丹)Link Page >
          • 作品集
        • 五号参赛者: Camelia Kong (孔献华) >
          • 作品集
        • 六号参赛者 Syla女士 >
          • 作品集
        • 七号参赛者 郭洪宇先生 >
          • 作品集
        • 八号参赛者 郭韬先生 >
          • 作品集
        • 九号参赛者 温摩西先生 >
          • 作品集
        • 十号参赛者 兔子女士 >
          • 作品集
    • 新冠头条 >
      • 新冠补助
      • 新冠疫苗
      • 新冠检测
    • 税务讯息
    • 美食图鉴
    • 美食考察 >
      • 2023年年菜总汇
      • 2022年年菜总汇
    • 私房食堂
    • 旅游指南
    • 科州何处去
    • 丹佛,我们的家
    • 我们的科州,我们的故事
    • 科州人走天下
    • 科州华人频道 >
      • 视频
      • 播客
  • 交流广场
    • 外卖菜单
    • 义工报名
    • 社区资源
    • 平价诊所
    • 医疗费用减免
    • 家暴庇护服务
    • 语言学校 >
      • 丹佛 >
        • Emily Griffith学校
        • 春天学院
      • 南丹佛 >
        • 春天学院(在阿拉帕侯社区大学校区内)链接页面
      • 奥罗拉 >
        • 奥罗拉社区大学(不是密集课程)
      • 湖木 / 高登 >
        • 红石社区大学
      • 波德 >
        • 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
      • 科泉 >
        • 科罗拉多大学科泉分校
        • 派克峰社区大学 (不是密集课程)
      • 科林斯堡 >
        • 前沿社区大学科林斯堡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Loveland
      • 前沿社区大学Loveland校区(不是密集课程)
  • 分类广告
    • 招聘求职
    • 分租出租
    • 汽车买卖
    • 生意转让
    • 二手物品
    • 提交讯息 (免费)
    • 电子版
  • 艺文专区
    • 作家 >
      • 游守义先生
      • 梁应权先生
      • 吴怀楚先生
      • 吴纪珍女士
      • 方诺女士
      • 罗环环女士
      • 简名佐女士
    • 书画家 >
      • 张昕先生
      • 张桐先生
      • 周杰卫先生
      • 苏彰诗先生 >
        • 画廊网址
      • 耿默女士
      • 悲痕先生
      • 依艺女士
      • 游陈瑶珍女士
      • 丁三宝先生
      • 郑云云女士
      • 黄磊先生
    • 摄影家 >
      • 叶娴女士
      • 余珂昕小姐
      • 张恣宽先生
      • 宇文棠龙先生
      • 陈永锡先生
      • 娄羽丹女士
      • 孔献华女士
      • Syla女士
      • 郭洪宇先生
      • 郭韬先生
      • 温摩西先生
      • 兔子女士
    • 手工艺术家 >
      • 李一冉小姐
      • 陶然小姐
    • 其它综合 >
      • 外州演唱会片段
      • 文房四宝网购
      • 资讯网读书会 >
        • 豆瓣书评
      • 读者投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