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大师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1988年的电影“死亡热线(Talk Radio)”讲述了一个犹太裔德州广播节目主持人巴里张伯伦(Barry Chamberlain)的故事,巴里从一个诸事不顺的销售员,后来用他那挑弄敏感话题,咄咄逼人,挑衅嘲弄受访人,独树一帜的主持风格,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电台主持。每每在节目里和打电话进来的听众对骂,毫不在意会祸从口出,甚至笑言他的大炮风格总有一天会让别人想做掉他。没想到一语成谶,在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在家前被杀手枪杀,大家耳边还依旧播放着他那听众们欲罢不能的唇枪舌剑,但斯人已逝,电影结尾给观众们无限的错愕和感慨。您知道吗,这部电影是依据真人真事改编,主人翁是丹佛KOA电台的著名犹太裔主持艾伦伯格(Alan Berg),律师出身的艾伦用他那犀利的言辞,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成为了电台的台柱,节目时间一到大家就守在收音机前想听听今天他又要得罪谁了。而艾伦最喜欢碰触的就属极为敏感的种族问题,常常对那时风头正劲的白人至上活动,丝毫不留情面的嘲弄,批评和攻击,他还不时无预警的打电话骚扰一些话题人物,然后当众把他们批评的一文不值。好多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但他自己却对来自电台的警告和听众的威胁不屑一顾。丝毫不知自己早已被偏激份子锁定为祭旗的目标,生命已经倒数计时。1984年6月18日傍晚,艾伦在位于丹佛的寓所前(1425 Adams Street, Denver)才刚停好他的甲虫车下车,就被4个白人至上的激进份子行刑式的用自动步枪扫射12枪当场毙命,结束了生命,享年50岁。这一起命案造成全国哗然,一段时间让不少新闻从业员杯弓蛇影,人人自危,也让新闻界开始自我规范,把持节目的尺度,以防祸从口出,让悲剧重演。更让人讶异的是这四人里没有一人被控谋杀,而且最后只有两人以违反人权和图谋的罪名分别被判刑194年和252年。时至今日,还记得这段往事的人已然不多,但至少现在您知道了36年前的今天,在丹佛发生的这一桩轰动全美,还拍成了电影的大事。
0 Comments
和大家重述55年前的今天发生的一段历史。樱桃溪州立公园(Cherry Creek State Park)和查德菲尔德州立公园(Chatfield State Park)一直以来是丹佛人最喜欢做休闲活动的地方,而公园周围的环境更是如同城市绿洲,宛如世外桃源,但是您知道吗,这两个州立公园其实是因为一旁分别用来调控丹佛两条母亲河樱桃溪(Cherry Creek)与南普拉特河(South Platte River)水量的樱桃溪水库和查德菲尔德水库而开辟。这两条河既孕育了这个城市,但这些年来也没少带给这个城市带来伤害。了解丹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丹佛是在1858年在樱桃溪和南普拉特河交口发现金矿而建立的,虽然后来淘金热一下子就冷却了,却因缘际会的造就了这个城市,早期的先民们无视於阿拉帕侯印地安原住民(Arapaho)关於这两条母亲河经常泛滥溃堤的警告,望著遥远的落基山上的白雪和丹佛难得下雨的气候,总觉得原住民大惊小怪言过其实,没有摆在心上,还是沿著樱桃溪畔建造他们的家园,也让他们在1875,1878和1912年樱桃溪溃堤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后虽然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治水工程,但绝大多数都是临时抱佛脚的局部工程,而1890年建造的大坝也在1933年樱桃溪溃堤时被冲毁,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樱桃溪所造成的伤害,丹佛在从1948年花了两年的时间建造了樱桃溪水库,但却没有意识到相对温驯的南普拉特河也可能带来的严重灾害。1965年6月16日一早就风云变色,厚厚的乌云就南丹佛道格拉斯郡(Douglas County)上空盘踞,倾盆大雨在下午一点半开始源源不绝的泻下,在短短的四个小时就倒下了十四英寸的雨水,冰雹和被龙卷风吹下的堆积物把很多堵满了排水道,让南普拉特河大溃堤,高达20英尺的洪水从南丹佛往丹佛市中心涌去,如猛兽般摧毁了沿途所有的东西。这一场千年大水,改变了丹佛的面貌,也让这个城市痛定思痛的意识到彻底治水的急迫性,从1967年开始,花了8年的时间,在南丹佛里得顿李子溪(Plum Creek)和南普拉特河汇口,一个原本做为垃圾场的地方,由美国陆军工兵团(Army Corp of Engineers)建造了查德菲尔德水库。查德菲尔德水库全长四公里,深度45公尺,可以储存27万英亩的水和确保方圆八千平方公里之内没有水患。由於成果斐然,樱桃溪水库和查德菲尔德水库更成为了都会治水工程的模范,也让水利工程成为今日科州闻名於世的的产业之一。
从1988年起,包括丹佛,道格拉斯(Douglas County),阿拉帕霍(Arapehoe County),亚当斯(Adams County),波德(Boulder County),布伦菲尔(Broomfield County),杰弗逊(Jefferson County)这几个郡的大丹佛都会区开始多征0.1%的销售税做为科学文化设施区域(Scientific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District, SCFD)基金,用以拓展和支持科学和文化事业。随着丹佛这这些年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城市的科学和文化设施如雨后春笋般的城市各处涌现,也越来的越臻於完善和多元化,到了2018年SCFD更成长为了一个每年入账6100万美元,资助这里包括动物园,美术馆,自然科学博物馆,植物园和表演艺术中心等超过300个科学和文化机构,影响扩及几乎所有艺文组织的基金。当年由于丹佛动物园里Klondike和Snow这两只小北极熊所造成的热潮,让北极熊理所当然的成为了SCFD最佳的代言人,在超过30年的岁月里那只趴在字母上的北极熊一直是SCFD的标志,但随着去年北极熊红梅(Cranberry)搬去了阿拉斯加动物园后,丹佛其实已经没有北极熊了,再让北极熊做代言人似乎不太合适。在征询各方的意见后,大家都一致觉得这个城市似乎早已和熊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国家公园里的黑熊,动物园里的北极熊,到会展中心前的大蓝熊,似乎也没有什么动物比熊更能够代表这个城市。所以从去年9月开始,基金是标志就换成了只没有特定品种,比较有创意,让人有想象空间的彩色熊,也配上了句“我们赞助文化(We Fund Culture)”的斗大标语,让大家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SCFD到底在做什么。您下次看到这只蛮逗趣的彩色熊时,您也知道他的所以然了。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这一首家喻户晓的长城谣从1937年就开始传唱。世世代代以来,长城和中华民族早已划上了等号,在许多人心中,长城不单单是防御外侮的城墙,更是大家心目中的民族精神象征。但1899年6月25日科州包括邮报(The Post),共和报(The Republican),时报(The Times)和落基山新闻报(Rocky Mountain News)这四大报纸上竟然同时登出了一则“万里长城的末日近了,北京政府要拓展国际贸易”斗大标题的新闻,新闻里指出清政府目前正在广邀美国公司竞标,要拆掉长城来造公路。文章里更绘声绘影描述根据一个途径丹佛来自芝加哥叫做法兰克路易斯(Frank Lewis)的工程师所说,这个大工程计划用拆掉长城后的碎石铺成一条连接南京和西伯利亚的新式公路,以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而此则消息也已经获得中国方面知情人士的证实。消息一传出之后几天美国包括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都有转载,就算远至南美洲秘鲁的利马新闻报(Lima News)也有报道。而1939年北美评论杂志(North American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更指出,当年在这则新闻传到中国后,让早已按捺不住的义和团怒不可遏,成为了翌年导致八国联军的义和团拳变的导火线。相信直至今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知道这个消息,而万里长城还是好端端的在那里。后来工程作罢倒不是因为交涉出了什么问题,义和团也没搞砸了这桩交易,是因为这个工程压根就没这会儿事,是科州四大报的记者看没什么东西好报,就一起虚构出了这一则山高皇帝远,没有人会去查核的天方夜谭,还立誓在大家有生之年绝对守口如瓶,不会点破这个谎言。直到1909年才由最后一个还在世那个落基山新闻报的记者向大家坦承了一切。这则轶事在几年前还被编排成了在丹佛表演艺术中心(Denver Center of Performing Art)演出的一出叫做“长城故事(Great Wall Story)”的话剧。那为什么又说这桩交易和义和团拳变有关呢,其实这又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作者,依据40年前的那则假新闻虚构出来的故事,可谓是篇假新闻上的假新闻。所以当您看到各大新闻平台似真似假的新闻时,别大惊小怪,我们科州的新闻媒体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是箇中能手了。
|
Archives
April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