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南方的蓝调(Blue)和拉格泰姆(Ragtime)音乐衍生出来的爵士乐(Jazz),从19世纪末开始在美国渐渐流行,到了二零年代更从原本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黑人音乐,变成了一种代表美国,独特的音乐文化。早年市中心旁的五点区(Five Points)是丹佛主要的黑人社区,不少老一辈的丹佛人都还记得二零年代到五零年代许多红极一时的黑人爵士乐手都曾经在那里的罗森尼恩酒店(Rossonian Hotel)表演,留下了一段段让人回味无穷的记忆。但您知道吗,改变爵士乐命运的是一位来自丹佛的白人音乐家和他带领的白人交响乐团。保罗怀特曼(Paul Whiteman)把爵士乐融合到交响乐里,让这个原本只限于黑人社区的酒吧音乐走进了音乐的最高殿堂和家家户户的留声机里。现在虽然没有多少人还记得这个名字,但怀特曼在二零年代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名字就是卖座的保证,以他名字命名的乐团在全美各地都演出不断。除了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外,怀特曼也别具慧眼,为美国音乐界发掘出了许多瑰宝。在1924年,他聘请了当时还默默无名的年轻作曲家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为乐团创作了让格什温一炮而红,奠定了他在美国音乐界不朽地位,融合了古典,爵士和蓝调音乐元素的经典名曲“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也点石成金的提拔了初生之犊,但声音出众的小乐队歌手,后来用他独特的磁性嗓音把一首“白色圣诞(White Christmas)”唱的街知巷闻,歌影视三栖,成为一代巨星的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也由于怀特曼对推广爵士乐和提拔后进的贡献,当年媒体更奉他为爵士乐之王(King of Jazz)。虽然这些陈年往事如同黑白电影和黑胶唱片一样早已被岁月磨逝,但在那些年,这个音乐人曾经为美国音乐写下了最美最好的一页,他叫保罗怀特曼,他来自科罗拉多。
0 Comments
凌晨的一声巨响,把许多人从睡梦中惊醒,从窗户望出去,只看到市中心那头的夜空霎时被染成了橘红色,不一会儿,一台台消防车的铃声大做,往市中心急驶而去。许多年以后,还有好多丹佛人会记得1895年8月19日这个日子,在那一天发生了丹佛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酒店事故,在州府大楼附近,劳伦斯街(Lawrence Street)和17街交口著名的甘利酒店(Gumry Hotel),发生了锅炉爆炸,5层楼的建筑物在那瞬间被炸了个大半,霎时间哀声遍地,成为了人间炼狱。有22人在事故里失去了生命,当中也包括酒店的主人甘利先生(Peter Gumry)。早在那个年代甘利酒店就已经有了暖气,电灯,电梯,浴室,火灾逃生铁梯等等蛮先进的设备,也因为如此,吸引到了不少达官贵人在这里落脚。甘利先生何许人也,一年前由他督建的科罗拉多州府大楼(Colorado State Capitol)才刚刚落成,而他1883年在一旁督建雄伟的阿罗帕侯郡法庭大楼(Arapahoe County Courthouse,16街和法院街交口(Court Street)现在市中心喜来登酒店(Sheraton)大厅的位置)也让他声名大噪,在那个年代的丹佛是许多政府建筑工程的督工首选。直到今日,在州府大楼的墙上还看得到他的名字。一直未婚的甘利先生把一生的积蓄都投在了甘利酒店里,对他来说,相对于其它工程,甘利酒店是他的一生的心血,代表的是他自己。对于事故起因,当时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酒店小工贪杯误事,也有人说早就有不少员工知道地下室的锅炉早有问题,更有人说这其实是一场阴谋,因为甘利先生在工程项目里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在这宗事故里丧命的另一位名人是恰巧住在酒店里,多年来和科州各土著部落协调有功的印第安督事务督办,也曾做过玻利维亚(Bolivia)公使的查尔斯亚当斯将军(General Charles Adams)。在甘利酒店事故后,丹佛修改了大楼锅炉的相关规定,也避免惨剧再次发生。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起全国轰动的事故,当年的酒店的原址也早已经变成了17街广场大楼(17th Street Plaza)前,有着已故现代雕塑大师肯尼斯史纽尔森(Kenneth Snelson)著名雕塑作品“软着陆(Soft Landing)”的广场。有传说当年甘利先生直到最危急的最后一刻都还在抢修锅炉,希望能够避免让他的心血毁于一旦,但最终还是在那一声巨响后和这个酒店一起走入了丹佛那些年的历史里。
他是一个来自北卡(North Carolina)的小伙子,初生之犊的他,刚从学校毕业就到了人人称羡的贝聿铭建筑事务所( I.M. Pei)工作,虽然他一年之后就被挖角到了另一家公司,但也是在那段不算长的日子里,他开始对贝老著名的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着迷。1980年,三十出头的他,为了一个商业大楼项目,背着包袱,来到了那时还蛮萧条的丹佛,也让他和这个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之后的四十年里,设计了一座座风格独具,但又充满人性和实用性,让人惊艳的建筑项目,在建功立业之余,也改变了这个城市的面貌。他叫柯蒂斯范崔斯(Curtis Fentress),科州最大建筑事务所(Fentress Architects)的掌门人和开山祖师。大家不见得听过这个名字,但肯定都认得让范崔斯的建筑,包括让他功成名就,和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相辉映,如同白雪覆顶的丹佛国际机场(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 1995);取代里高球场(Mile High Stadium),比里高球场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野马足球场(Broncos Stadium at Mile High, 2001);把科罗拉多会议展览中心(Colorado Convention Center, 2004)换上新装,华丽转身,从乞丐变王子的会展中心扩建项目;外形像泰姬陵(Taj Mahal),有前瞻性的杰弗逊综合郡府大楼(Jefferson County Government Center, 1993),等等。每一个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代表性建筑。但范崔斯最知名的还是他为人津津乐道,每每在国际上获奖的机场设计,除了被誉为全美最佳机场的丹佛国际机场外,您知道吗,范崔斯也是被誉为世界最佳机场的韩国仁川机场(Incheon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01),让洛杉矶国际机场(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焕然一新,把航站大楼彻底改装的布莱德雷西区计划(Tom Bradley International Terminal, 2013),加州首府加德满都机场(Sacramento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11),家乡北卡罗利达拉姆国际机场(Raleigh Durham International Airport, 2011)的设计师,每一个项目都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建筑的无限可能,建筑不需妥协,在提供实用性之余,可以融入生活,也可以成为艺术,这个就是范崔斯自始至终的理念,而一手创造这些奇迹的柯蒂斯范崔斯是个地地道道的科州人,一个华人女婿。
丹佛市中心的17街上银行林立,还曾经有过美国西部华尔街的美誉,在17街和Curtis交口的美国合众银行大楼(US Bank Building)就是一例,1973年建成的时候,和一旁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建筑风格的银行大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座26层高的大楼也曾一度是丹佛最高也是最显眼的建筑物。时至今日,市中心建了一座座更高更现代的高楼大厦,让美国合众银行大楼被淹没在建筑群里,渐渐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这座大楼原本是成立于1866年科州最老的科罗拉多国家银行(Colorado National Bank)与时俱进的新总行大楼,在1998年银行合并后才更名为美国合众银行大楼。原址是由丹佛著名建筑师法兰克艾德布鲁克(Frank Edbrook)设计的欧内斯特克兰默大楼(Ernest and Cranmer Building),在60年代都市更新时被清拆。科罗拉多国家银行邀请了当年在建筑界如雷贯耳的美籍日裔建筑师山崎实(Minoru Yamasaki)为大楼操刀设计,而山崎先生在他的设计里完美的的综合了古典和现代元素,经由白色大理石大厅和一气呵成的外墙梁柱,让新大楼了成为旁边老建筑的延续,传承的意义浓厚。山崎实何许人也,对建筑有研究的朋友应该知道,他是新形式建筑(New Formalism)的先驱,初出茅庐就曾参与纽约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的设计,但他最为人所知的该属在2001年9月11日被摧毁,曾是世界最高,美国地标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大楼(World Trade Center)。这两座和美国合众银行大楼基本上是同时兴建的大楼,当年是建筑业的一个创举,采用了许多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也一脉相承的融入了有恐高症的山崎实著名的窄窗设计。但由于美国合众银行大楼楼高才26层,高度不到纽约世贸的四分之一,山崎实在这座大楼的设计里鲜有的没有使用窄窗设计,大胆的采用了落地窗户,除了大大增加了视觉的流畅,也让大楼能够更直接的感受科州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美景。您知道吗,美国合众银行大楼是山崎实最具代表性,也最喜欢的新形式建筑之一,这座建筑物保持了新形式建筑的垂直的建筑风格和暗色玻璃,让整体建筑格外的流线夺目,但有别于那些见顶不见底的摩天大楼,美国合众银行大楼让大家更能够完整的感受到山崎实一直希望体现,新形式建筑风格上的起承转合,整体建筑的美感远甚于视觉震撼。您现在也知道美国合众银行大楼和纽约世贸双子大楼这层没有多少人知道的渊源,下次到市中心时不妨多看它一眼,欣赏一下建筑大师山崎实的杰作吧。
80年代的电影“时光倒流70年(Somewhere in Time)”可以说是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剧中男主角在老酒店里看到一张一个雍容华贵女子回眸一笑的照片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久久不能自拔,而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女主角在戏中是一名70年前在老酒店剧场演出迷倒了万千影迷的当红舞台剧女演员。您知道吗,其实在那个年代的丹佛,伊里奇公园的戏院(Elitch Theatre)里也有一位一笑倾城的美女,她三岁从影,72年里历经了舞台剧,默剧,黑白电影和彩色电影的时代,她不需要任何的台词,她的美,令人震慑,举手投足似乎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一颦一笑都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没有文字,没有台词能够说出她的双眼能够说出的故事。她叫做茉德菲丽(Maude Fealy),1883年在田纳西(Tennessee)出生,17岁就在百老汇挑大梁,最璀璨的时光都在丹佛度过,是早年的伊里奇公园(Elitch Gardens)和湖畔公园(Lakeside Amusement Park)剧场里最夺目的明星,只要是她演出,往往都是座无虚席,万人空巷。20岁时,她的一张照片机缘巧合的让她获得了世界最美女人的美誉,也让世人惊艳她的美丽。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她钟情的舞台,她不在乎任何角色,任何角色在她的演绎下都会大放异彩,从舞台剧默剧时代最闪最亮的星星,到有声电影里最不起眼的绿叶黄花,都看得到她的身影。茉德菲丽1963年在邦费尔斯剧院(Bonfils Theatre)做出她一生最后一场的演出“艾美丽格里菲斯(Emily Griffith)”后,年迈的她息影到加州度过了她人生最后的日子,1971年逝世,享年88岁。时至今日,还记得她的人已然不多,也忘记了她在丹佛曾有的那一段璀璨岁月,但她的身影不时还是会隐隐约约都出现在丹佛那个年代的历史里,让不少丹佛人在看到她的老照片时,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开过83街和联邦大道(Federal Boulevard),大家正常都会看到一座红石城堡般的建筑物,有不少当地人叫它做红色大城堡,也有人叫它做火炬(Pillar of Fire),但其实它的名字叫做威斯敏斯特大学(Westminster University),是一座建于1890年的建筑物,是基督教长老教会(Presbyterian)希望在美西成立的一所像百多年前创立的新泽西学院(College of New Jersey,成立于美国建国前的1746年,1896年在迁校后改名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差不多的私立高等学府,教会为这座新学校取名为威斯敏斯特大学,坐落在亚当斯郡地势最高的皇冠点(Crown Point),环境清幽,俯瞰周围一望无际的平原,的确是个专心做学问的好地方。大学的主体建筑采19世纪末,20世纪初极为流行的罗马式复兴建筑风格,并且用科州著名的红石做为建材,楼高三层,还有一座高达175英尺的钟楼,可以说是方圆几十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物。但在校区建成的1893年,科州正经历因为美国脱离银本位而造成的经济大萧条(Denver Depression of 1893),许多科州的绅商巨贾也没有能够幸免于难,也让这所原本雄心勃勃的学校一直到1908年才正式招生开课。而为了纪念这一个里程碑,大学所属的哈里斯市(Harris)也效法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其实是因为搬迁到普林斯顿才更名,和哈里斯市更名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在1911年把城市更名为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但似乎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命运一直都不太顺遂,招生不太理想,也吸引不到什么学术权威,才在1915年改成男子大学,1917年美国就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大学里的学生都征召去当兵了,威斯敏斯特大学名存实亡,建校还不到10年,就结束了它昙花一现的历史。1920年火炬教会(Pillar of Fire Church)买下了这个校址做为丽景基督教学院(Belleview Christian Schools) ,而后发展至一所包含幼儿园,小学,中学和高中的私立基督教学校,直至今日,则是后话。您现在也知道威斯敏斯特得名的由来了。
|
Archives
August 2024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