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一个从明尼苏达(Minnesota)来的年轻小伙子,19岁还一脸稚气的他,初生之犊,对音乐充满了理想,离开了家乡,到各地去流浪,就是希望多些人听到他唱自己创作的歌曲,但现实是残酷的,他处处碰壁,没有多少喜欢听这个默默无名年轻唱作人的歌曲,游荡了几个月,听人说丹佛的音乐环境不错,在民谣界有点名气的华特康利(Walt Conley)和斯马瑟兄弟(Smothers Brothers)都在卡尔菲斯街(Colfax Avenue)上一家叫瑟泰尔酒吧(Satire Lounge)驻唱,就跑到这里来碰碰运气。那时在酒吧做经理的华特康利看到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破例给了这年轻人一个机会,让他帮斯马瑟兄弟暖场,还腾出了酒吧附近屋子的一个小房间让他暂住。华特康利觉得年轻人才华洋溢,就是少了运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听到了中央城(Central City)的酒吧在找驻唱歌手,就推荐了年轻人去试试。康利下一次看到这年轻人是在几个月后,孤家寡人的他已经离开了中央城的酒吧,又跑回丹佛来看看有没有伯乐,有没有知音,好一段时间就没有了这年轻人的消息。几年后从朋友口中得知,年轻人真混出了头,快出唱片了,也开始小有名气,康利欣慰当时自己的眼光没错,为民谣界找到了块璞玉。但康利从没有料想到,这个当年到自己在酒吧敲门,毛遂自荐的年轻人,不单单是一块璞玉,而一块无价的和氏璧,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从1962年用自己的名字出了第一张唱片后,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出了34张专辑, 58张单曲,他的许多作品,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成为了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他的曲风更横跨民谣,蓝调,摇滚,乡村和福音,他创作的“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更被誉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他一生获奖无数,包括12座格莱美奖(Grammy Award),1座金球奖(Golden Globe Award)及1座奥斯奖(Academy Award),被列入摇滚名人堂及作曲家名人堂,还获得了普利策特别奖(Pulitzer Prize)和美国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表扬他通过作词及作诗对流行音乐及美国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就如2016年瑞典皇家学院(Swedish Academy)颁给他诺贝尔文学奖(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时所说,他用最传统的曲风,诗词般美丽的歌词,把极其深远的意境传递到家家户户,镌刻在大家的心里,影响了一代代的美国人,他是不仅仅是一个唱作人,他更是一个诗人,他写的写的不单单是歌曲,更是一部部的文学作品。他叫鲍勃迪伦(Bob Dylan),在他还默默无闻的那个年代,他也曾经是一个科州人。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Archives
December 2024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