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吴纪珍女士分享短文新作“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的中国古成语来自『左传』襄公11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明备,有备无患。」,意喻: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警惕人须有计画,毋贪图眼前的安乐。此成语来自春秋时代公元前573年 - 562年 (2571-2592年前)晋、楚两国为了称雄中原而时起战端。 晋厉公因昏昧无能,纵情声色,以致朝政败乱,诸侯判离,於是晋国士大夫(有知识与声望、能独立思考的知识份子)策动兵变,杀了晋厉公,另设国外的公子回国继位 - 晋悼公。因爲悼公对明睿智,领导全国齐心建设,接收士大夫魏绛的建言,与当时在晋国北境的少数民族戎狄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储备军力,以武力迫使处於晋、楚两国间的「郑国」投降屈臣,使晋国恢复往日雄风。晋悼公对此感到心满意足,意气风发,於是重赏魏绛。而魏绛却不居功地说:「ㄧ切的成就都应归于陛下的威德和各大臣的忠勇。只要陛下常常心存不忘古人教诲的『居安思危』四个字,必能长保国治民安。」然而在华夏历史进入春秋时期时,晋国已经存在200多年了,内部腐败,出现严重的卿大夫(分封自己亲族与家臣亲信爲官)专权问题,所有超级大国几乎靠杀光亲族成就霸业,最终也因爲杀光亲族导致覆灭,晋国也不例外。 孔子曾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箫墙之内也。」一个大国的灭亡,首先是祸起萧墙。晋国如果不是公室自乱,自断手臂,就不会有异性卿大夫的兴起,也就没有後来的叁家分晋的故事了。如同上世纪美国与苏联争霸ㄧ样,晋楚的争霸,以晋国的解体而终结。 「居安思危」大则用於国家,小则用於个人,它的反义是:「高枕无忧,及时行乐,刀枪入库。」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听父亲讲历史故事,用历史故事来教导爲人处事,父亲有他特别的独道之处让我从历史看到人性对权力与财富的追求与嚮往,对「历史」钟爱却不迷惑。所以对学校的历史教课书不是很感兴趣,喜欢多取證与参考,「野史」-民间史料和「正史」-官方史料通通读。 与ㄧ桩桩的历史和朝代故事比起来,我在世间短短渡过的一甲子(60年)岁月能用上古人教诲的「居安思危」实是庆幸。 人生高底起浮,有得有失,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居安思危」在现代生活中非常的适用,比如股票市场临界高峰,年年上涨,在赚钱赢利的同时一定要有心理準备市场总会由「牛市」掉到「熊市」的时刻,虽然笔者运气不太好,持股时总是在熊市急用变卖,好在有「居安思危」的观念,能在「牛市」卖股留本,让「赢利入库」,即使如此,2008年的全球经融风暴虽是以亏作收,确还能保住小本以期待东山再起。中国成语包含许多警惕世人的语彙,与「居安思危」有关联的成语如「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爲殃。」-(明朝)冯梦龙、「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冯梦龙、「满则虑嗛,平则虑脸,安则虑危。」- (战国)荀况、「思危所以求安,虑退所以能进。」-(唐朝) 房玄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儒家易经)『周易』、「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唐朝)魏徵、「治不忘乱,安不忘危」-(西汉)扬雄 『冀州箴』、「祸固多藏於隐微,而发于人之所乎。」- (东汉)班固、「思所以为安刚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刚存矣。」-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 魏征传』、「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东晋)简文帝......。 父亲在我前41年的岁月中总是用中国成语来警惕我的「年少自大」和「得意忘形」的面目,只需用一句成语就能抹杀我的锐气,肃杀我的威风,让我气得面红耳赤,一方面是顔面尽扫,另一方面是无法与古人的智慧和真理狡辩,在恼羞成怒下,我还是嘴硬地说:「都什麽时代了,还把古时候的老观念拿来绑手绑脚,难不成五花大绑?!」等到父亲与世长辞,不在我身边了,自己经过了10多年在人生路途上的跌跌撞撞,才深刻体会到父亲平日善用中国成语的教诲得确是「金石良言」。现代人活在当下,如果能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历史和古书,就能体会到「峰迴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喻和明示。正如北宋时期文学家也是史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於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迴路转,有亭翼然临於泉上者,醉翁亭也。」语中带话,话中之话 ,玄机四处,真是妙,妙,妙!...........。 Comments are closed.
|
Archives
November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