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协会吴纪珍理事上周那一篇表现至深母爱的文章得到了读者非常热烈的回响。而本周又有一篇以女儿的为起点对从前和现在的就业环境所做的对比和感想,和大家分享。
这一代人的生存竞争 30年前的大丹佛,美国梦 - 房子和车子是很容易实现的目标。三房两卫约2000平方呎10万美金左右;今日约30万美金。2008年经融风暴袭卷全球后,生产力下降,各人债务增加, 就业成了“人求事”。眼看年年大学毕业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群,我不禁自问:市场有足够的工作去满足工作需求吗?很明显的,美国福利下调,物价上涨,医药 费增加也是造成退休老人出门打半工,美国人延迟退休。 2014年女儿终于毕业,拿着教师执照确找不到“教职”位子,她的同学们等不及纷纷先找工赚生活费,有到超级市场,银行,零售店,服务业等。透过友人引 见,女儿到中学先做特教助理,$13.41ㄧ小时,和北科大学姐们沟通才了解,要在学校平均蹲个3年才能等到全职教师的位子。教师职位不再是垂手可得的行 业,即使学士起薪4万,研究所5万,博士6万,每年增长$1000,这种饿不死,发不了大财的工作也变得拥挤不堪。随着丹佛房价和租金这几年不断的攀升, 年轻人搬回老父母家住也愈来愈多。不但如此,私人机关的工作不再有保障,一切根据公司年度盈余或亏损来决定去留。通货膨胀致使ㄧ般老百姓存钱难上加难,真 是雪上加霜。 我也从不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孩子今日面临的生存挑战比我们那一代有过之而不及,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最重要。一旦是“人求事”的状态,学历确 实能帮上踏入工作门槛,升迁机会,但是能力不足就随时随地卷铺盖走人也大有人在。女儿学校就听过几个例子。面临应届毕业生前扑后踊,有些年轻人毕业后一 年,甚至两年都没找到所学的职位,这让一些父母开始讨论,把年年高涨的大学学费拿来替孩子买一间两房公寓,先稳住孩子的窝,让孩子没后顾之忧后再半工半读 或许比较踏实;也有父母认为教育不能拖延,我就是其中之一。我认为不能拖延的原因是每个人一生工作年限平均30年(25岁-55岁),退休金就靠这菁华的 30年打拚,一年都不能疏忽。 因为经济下滑,年轻人无能力买房,当然就不会去考虑结婚生子,前联准会主席葛林思潘强调,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年龄老化和寿命延长的福利支出,加上全球生产 力自2008年后一撅不振。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经济衰退是让政治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以前先生靠着上市公司的奖金股票年年翻 倍,财富随着数字跳动,当然也随着股票崩盘腰斩。但是始终都不了解“一分劳力,一分金钱”的我,在投资的同时,自己开始工作,台湾闽南语形容“吃人头 路”,我深深体会到那种“入不付出”,老外说的“make end meet”钱来钱去的生活型态,因为是自己劳力的付出所得到的薪水才懂得金钱的价值与可贵,不为钱迷惑,但也绝不让钱限制我的爱好。 我每天看着女儿一大早出门教书,下午带着疲乏的身子回来,就着么月复月,年复年,不自觉的想到自己20来岁时也是这样的工作,一晃30年,人生真像是“走马灯”! Comments are closed.
|
Archives
November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