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州餐饮协会吴纪珍理事追忆故乡的作品得到了读者强烈的回响,勾起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这里又有一篇新作和大家分享。中秋月思乡 - 河南的潢川和台湾的淡水
2002年我带着部份父亲的骨灰回到河南潢川南城,看到他生前口中念念不忘的家乡,潢川南城,爷爷以前是进口染布色料进口商,文化大革命后,任职百货店店 员,月薪人民币$67。河川是大地的母亲,明朝时就在川上建立几座大石桥,可见潢川历代的富裕。父亲好时髦,当过小学老师,正值中日抗战,在县城是第一位 少东有一辆用电池带灯的自行车,民国时代,听乡人说他总爱穿淡蓝色的长袍马褂,17岁就自愿报命从军,响应当时蒋经国号召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 万军”,不做少爷了! 既然选择了国父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中华民国,即始在国共内战后,1949年随国军彻退来台湾,他说:做梦也没想到会在台湾生活近半个世纪。以 前只有在潢川县城的小学课本读到出产蔗糖的台湾,在清朝甲午战争战败之后被迫割让给日本。刚到台湾,因为想念潢川家乡和亲娘不知道哭了多少回。 台湾的淡水是人文素养最高的县市,美学大师蒋勋和许多台湾作家都喜欢居住在淡水。站在自己23楼面对观音山,坐看淡水河川流向太平洋海的寓所,我就想到河 南的潢川。淡水河近万华区,古时称作“蜢岬”,也是台湾最大的淡水河川,重要的经商水道。所以淡水保留了汉族文化的“老街”和寺庙。我从小到大和父亲及家 人总在中秋节到淡水河畔赏月。高挂的满月ㄧ定像极了河南潢川的中秋月。父亲喝几杯红露酒就爱讲小时侯的回忆,家乡白花花的大雪,奶奶缝制的“虎头鞋”,小 男孩的“吊当裤”,新年爷爷会用啃干净的鱼骨头排成图案,北方男孩十一,二岁就喝点酒了。每年爷爷喝完酒后把大钞纸钱卷成一小轴一小轴的走向住在小窑洞的 穷人家,只要有灯火,他把小轴钱往窑洞丢进去就跑路走人。父亲常说:行善在先,廦荫子孙。确实也是,经历大跃进粮食荒,文化大革命,除了吴少亭叔叔(比父 亲小10岁)带过高帽游行,吴家还没办过丧事。 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喜欢科州丹佛,因为丹佛广大的蓝天和平原,加上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很像中原的河南省,只是丹佛市境内看不到流进的川河;我跟父亲说过, 我这么喜欢雪一定是替他,我最挚爱的父亲,他一直是这么地想家,想潢川,想童年,想他口中的南城,想他的爹娘,那种时空替代,如果可以,我要深深地去体会 和感觉他口中念念不忘的家乡,潢川的明月。 一转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把父亲的大部份骨灰还是安置在淡水对岸的观音山灵骨塔,与我寓所两座阳台遥遥相望,灵骨塔屋顶站着高耸的释迦 摩尼佛,慈悲地面向天地。1985年,蒋经国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父亲和其它发鬓班白的老国军,带着节俭下来的积蓄,恨不得展翅高飞,回去尽孝道。换回的 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问儿时好玩伴和同学何处去?早在22岁的黄金年龄,与其他国民党青年一起被捆绑在潢川岸边,以反革命罪名一并枪杀, 枪毙前高喊:中华民国万岁!从此,父亲沉默,一句:景物依旧,人事全非,还是成了伤心断肠人,隔岸望国殇。 写到这儿,只能说:爸爸,我也渐渐地老了,历史读起来是这么有趣,却是多少的家破人亡,百姓颠沛流离,在我晚年时刻,我会安静的坐在淡水住屋阳台上,望着 剩下不多年的中秋月圆,想着您在大环境的一生,记住您口中的河南潢川,最真贵的儿时记忆,还有您教我的唐诗宋词,中国历代历史,您说:懂得研读中国文学和 历史是“不会寂寞的”。我一直劳记,一直仅记在心.....。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成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临江仙 Comments are closed.
|
Archives
April 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