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演讲、辩论
─ 好口才、成功了一半! 不管是讲的人有心无心或听的人有意无意,说话、沟通、演讲、辩论 …… 能多一分準备,就多一分心安;多一分练习,就多一分熟练。今天听众、观众的喜欢、厌恶、重视、轻蔑、鼓舞、迷惑 …… 的反应正是明日如何调整缺失的一面镜子。所以有人说「讲话」没什麽难的!「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每一次的「修正」你的功力就高一层。任何沟通均是当事人两造分享彼此经验、想法、知识的最佳途径。能懂得其中奥妙、又能掌握到过程精髓,就很容易成为沟通中「胜」的一方! 沟通就像销售商品,老闆本身好意无关宏旨,要看顾客那一方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你的商品?沟通就是要让对方满意,和你作你希望的互动,才能有期分享沟通目的的果实。 应站在对方立场,并设想对方的好恶,习性;下笔写好自己要沟通、表达的脚本 …… 清楚,主题明确,才好蒐集资料,选出重点,确定诉求策略、组织内容、规划表达技巧。一切均就绪後,最好经过多次试演、试说,根据反应,将误失减到最低,进一步改善表达技巧。要让听的一方动心,先要挑逗起其兴趣。脚本越生动越有趣味越好,最好像电影「罗生门」那样,从多种角度下手、处理每句话、每个步骤。务使想讲的话或是想诠释的理念,能在让对方欣然接受下「同轨」进而「对流」。若非学术演讲或是辩论,措词切忌深奥、生涩、卖弄 …… 越具体、越通俗,越易懂越好。其实,话不是不可以抽象、模糊 …… 但要让对方清楚你「话中话」说的是什麽才好。最怕是「无厘头」胡言乱语,连自己都不知所云。这不是笑话,很多人讲话就是这种调调 …… 若有人对自己话有意见,不论是质疑、讨论、驳斥、辩论、附议或是误解 …… 有反应就是值得欣慰的事。这表示你的话有人注意、对方已表示愿意和你作沟通!作交流!!你若留心,就可发现有时好恶或正反反应会结伴而来,在同一场合出现。可能反应先盛而衰,也可能倒吃甘蔗,反应越到後来越强烈!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人表达,在不同场合上演,就会有不同演出效果。以我亲身经验,几乎没有一次沟通是可以「依样画葫芦」真正複製的,必须随时随环境变化、调整。故口语传播有名言「每一次上台、每一次开口就是一次新的挑战」。故必须打足精神、步步为营、坚持到底 …… 未到最後,结果随时都可能有变化。更要体认的是:沟通不是单口相声,是表达、接受两造互有创造力的活动。唯有走出本位,融入对方,顺势变化,才能达到有效沟通。这就好像恋爱一样、必须两情相悦才会开花结果。单方面自以为是,只是自作多情。 任何擅於言辞的先辈、专家、不论是老师授课、牧师传道、律师辩护或是 Sales 推销 …… 他们都会告诉你有类似的经验:人都喜欢听他爱听的;要新鲜、要有趣味、要生动、要有内涵 …… 讨厌老生常谈、讨厌唠唠叨叨、讨厌又臭又长 …… 如何言之有物、娓娓道来、唱作俱佳 …… 脚本表达一定要深谙「起承转合」的道理;如何破题?如何正反剖析畅述话题、澄清可能疑虑?如何表达自己意见?推销个人主张?思路清楚、有脉络可寻,临场表现就不易失常。见好趁胜追击,遇不妥见风转舵亦不致失据。引经据典固可长篇大论、亦可深入浅出、点到为止。讲话越有弹性、归纳演绎越有伏笔、就能顺著反应,时而高潮迭起,不致令听者乏味!这样沟通就可八九不离十,虽不中亦不远,可谓相当具水準矣! 怎麽说?说什麽?中国人囿於「礼教」,一向是个不擅表达的民族,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巧言令色鲜矣仁」、「话多必失」这些名言不知千百年来扼杀了多少我们说真话、提异议的机会。不讲究沟通技巧,导致讲者不知所云,听的人亦莫知所以。说话、演讲、辩论 …… 迩近越来越受识者重视 …… 文明如美国已发展成「口语传播」、作为一门学问在研究 …… 传输工具如网路、通讯的突破,国与国籓篱在地球村趋势下也越来越模糊,更显得沟通、表达的重要。我受职务之便、卅多年职场经历、对此有更深的体认。经常看别人如何表达、表现 …… 藉以修正、改善自己在这方面的功力,肯下决心永远都不嫌迟?你讲的话别人不致误会,你的沟通有说服力 …… 一口好口才,凡事不啻先成功了一半。看别人「名嘴」,谁不希望自己也能口若悬河,语惊四座,你说是不?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作家简介
游守义,1942年生于安徽婺源。笔名: 李思汉, 陈思齐, 吴多默, Archives
June 201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