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机遇,半点不由人 – 随遇而安,无畏顺逆,自然愉快
人生每多机会奇遇,半点不由人。回忆过去,活在当下,展望未来,此话不假。年逾古稀的我倚老卖老,真心想说的是感谢“主”,感谢“家人”,感谢所有我认识的“亲朋好友”,尤其是帮助过我,提拔过我的“恩公”,“贵人”。当然我也感谢“自己”随遇而安,无畏顺逆的个性,自然愉快。 这“恩公”,“贵人”不一定是我长辈,亲人……有的甚至是素不相识,而是经由别人的推荐或是传闻……在我生命的转机时拉我一把,提我一下……这种机会,这种奇遇发生在我身上不止一两次。衷心能说的除了感谢,还是感谢,知福!惜缘!! 大学毕业,服完兵役,没有随着风潮出国,留在国内,踏入社会,进入职场,挑起家计……第一桩人生大事就是找份工作。一介法律系毕业生,若不去当法官,律师(谈何容易?)。师爷没兴趣,又嫌干公务员太闷,何况高普考是比大学联考还难考的窄门。只剩一条路只要进社会大职场找“头路”,我是这样半吊子条件能做什么呢?会有什么人?什么公司要我? 盲人寻马?看到人事栏,公司遇上眼就投履历。犹记得人生首回投了近二十封,十五家石沉大海,五家对我有兴趣。问起同一期同学, 说这样的回应率算是佼佼者了。应试结果,其中三家要求的条件,给的工作,待遇,两相不对头,当场就打退堂鼓。剩下两家,谈的十分投缘,愉快,offer的工作,待遇也很满意,静候通知。一个礼拜过去,一家有回应来电说已找到更合适的人,抱憾遗珠了。剩另外一家却迟迟没有消息,不知是取?还是不取?思前想后,是不是应试最后一句对话出了问题。主考官问了一道我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我这法律系学生来广告公司能干什么?我顿了一下,答的模模糊糊……主管当时反应还和气,叫我回家等消息,因没有一口拒绝,我也满抱期待,从期盼到失望,仍不知“等消息”是客气应酬话。按奈不住,写了一封信以限时专送给主考官问个究竟。取不取一句话,何必耍我年青人。 或许这封信写的还不错,够礼貌,够直接……或是从没有应试人像我这样有似兴师问罪……竟也以限时专送通知我赶上复试(主考官后来做过我顶头上司,是他欣赏我这一傻劲让我有机会复试 – 笔试的)。这场复试共有十位应试人,本计划录取五人,最后录取三人,其中一人是我。考题出人意外,竟是要我们写一封情书和一篇最令自己感动的电影观后,以测度我们的文笔,表达及热意,诚意,创意。本来是选做AE跑广告业务,我却因为写得太情真意切,令读到人感动而被派任广告企划撰文(真的吗?)。 进了公司才知道我进的国华是当时台湾最大一家广告公司,能录取的人是百中挑一。待遇好,也有制度,並和国外知名广告公司合作,故学习,表现的机会特多。我的行销,广告,管理,业务……观念无不筑基於此。对我今后在职场上历任八大顶尖行业,从基层幹到高层,都是靠国华这近六年悉心培养。 第二次奇遇后来的发展让我无忧无虑过现在退休生活……约西元八零年代,我已任某大广告公司副总。一日突接一位知友来电,问我有没有兴趣转换跑道,辅导工商企业某政府机构找一位行销业务副总去重整他们辅导一家企业。那是坐落在台中,台湾标竿机械厂,因财务周转不灵,进入重整。政府当全力相助,若重整成功,是个人扬名立万好机会,也是替国家政府分忧解劳。如此盛情拳拳相邀,时任经建会主委赵耀东先生当面期许,欣然到任,重整成功,也是台湾第一家重整成功的公司,达成任务,功成身退。 风声经由该机械公司一位经销商(同时也是宏碁电脑公司经销商陈君)推荐给其同学施振荣先生。施董与邰总亲自邀约面谈,当场录用为VP,直接辅佐邰总。宏碁当时正是起飞用人时刻,我幸逢其会。我在这一世界级大电脑公司服务了六年,目睹,亲与这一当年一百万台币起家的公司,如何在短短时间里成为世界一等一大公司。若不是后来公司有大变动,很多同仁与我一样也视宏碁为自己公司是不会离开公司的。在宏碁的一段岁月是我至今最美好的回忆,能获施邰两位先生破格重用,岂非奇遇,我永远感恩。 写本文无非鼓励正入职场,已入职场年青一辈……人生多机遇,半点不由人,凡事天注定,随遇而安,勿贪,勿怨,勿嗔,知恩,惜福,替自己,替别人多留余地……自然天会赐福,自己也活的愉快。只是一旦机遇来时,你准备好了没有?Are you ready?若然!就欣然大胆面对,好好把握,互勉之。
0 Comments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想念幼年三位玩伴!
一九四九年,民国三十八年,国共内战,国府失利,兵败如山倒,很多人离家背井,仓皇随着国府迁台,我家也是其中之一。大家日子都很苦,那怕过去曾是高官,巨贾,靠不上边,这一下子都打回原形。 刚到台湾时,我们住的就是一个大聚落,好多家住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大人们彼此相照应,小孩们很快就玩在一起…… 幼年玩伴,有几位最要好的,迄今我犹记得他们的名字及当时的模样。功课最好的应属乌关岳,从小就一心想读商职。早日出社会奉养双亲的王宝明及一派江湖好汉味道,处处想好汉的张振华。 王宝明老家在浙江,很早他家就来台打拼,王伯伯年很长,娶的是位日本老婆就是王妈。就像传统日本妇人,相夫教子无微不至。也因为嫁的是中国丈夫,日本战败,在台日本人大多遣返回国,而她就留下来了。 乌关岳则是跟随姐姐,姐夫一家来台,姐夫是报人。想必是乌伯伯,乌伯母不肯离开老家,把独子托付给女儿,一起来台湾。或正是这缘故,关岳十分珍惜这际遇,不辜负老人家心意,格外用功,功课特别好,是学校模范生。 至于振华,或许自小就家境富有,不太爱念书,却好友,好打不平,个性豪爽,是我们这一群的老大,处处照顾我们。他们三位念的是就近西门国小,我则读的是在公园路的女师附小,都是当时所谓的名校,重点小学。 从一九四九年,两岸就隔海峡分治,很长一段时间犹在金马前线对峙,在八二三炮战后才渐止戈休兵,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相对安定读完了小学。也从这时各有各不同的际遇,发展……。 关岳够棒的,他没有辜负长辈的期待和姐姐,姐夫悉心照料,顺利考上了台北男生第一名校建国中学。宝明也不遑让,如愿以偿考进了台北,也可能是台湾最好的商职-北商。他常说他父母比我们几个父母都老,需要他早日踏入社会赚钱养家,商职最适合了。振华呢?他放弃了升学,他爸爸本来是沪上大生意人,现在落难台湾,只是做小生意,他要跟着,帮着爸爸做生意,有朝一日振兴家业。至于我呢?虽也联考上榜,进了公立中学,但学校不如意愿,我挑了另一所公立学校就读,目前也是台北名校之一。 此后的变化极大,随时间消逝,两岸都渐稳定。蒋公和经国先生可能已心知肚明,反攻大陆,光复河山不容易。等待时机,不如同时好好把台湾搞好,作为将来治理大陆的样版。于是决心生养休息,培植国力。所谓“从哪里摔倒,从哪里站起来”。过去失之於民,现在也要让人民幸福把国家兴起来。治国要靠人才,发展要靠经济。故十分注意教育,台湾几乎没再有文盲,三级贫民之子如陈水扁也读得起大学。更进行民主选举,公职都由人民直选,台湾渐渐做到国泰民安。大陆来台一批技术官僚孙运璿,李国鼎,赵耀东,尹仲容……正是辅佐蒋氏父子成功经营台湾的功臣。而我们就是这样长大,受到更好的教育,也参与了台湾起飞所谓的黄金三十年。 或许就是这样各有发展,我们四位各奔东西,各忙各的,也失去了联络。只是听说关岳书虽一直念的不错,直升建国高中,但在上大学是选了师大,那是公费,可省姐姐,姐夫负担,后来一直当中学老师。年前在Google搜寻到他的消息,十年前已退休,当然早已成家,可能现在子孙满堂享清福了。宝明商职毕业后考上了关务员,我有一次偕内人进出海关时遇到他,他已是中级关务员,他很满意他这一发展。振华呢?是唯一完全不知他讯息,也不知他现在做什么?但咸信以他的能耐及家学渊源,在地球某一处必然大展鸿图,他是压不倒的硬汉。至于我呢?大学念的是前三志愿,当法官,律师最多的一个系。而我毕业后却舍法从商,进入企业服务。应该表现不输前三位幼年玩伴。历任台湾顶尖八大行业,从小职员干到大主管,遗憾或是幸运没当上老板。更幸运的是很早就将棒交给年青一代,退休来美,养身修心,颐养天年。 写到这,我十分想念这几位年少无猜时的玩伴,也是我这一生最无忧无虑的一段岁月。而今均已年逾古稀,相信都还健在。只是天各一方,君在何处?有否听到我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关岳,宝明,振华,我想念你们! |
作家简介
游守义,1942年生于安徽婺源。笔名: 李思汉, 陈思齐, 吴多默, Archives
June 201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