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那个动荡年代十里洋场上海的他,和当年很多十万青年十万军的青年一样,为了想保家卫国,离乡背井,披星戴月的到大后方从军,又在因缘巧合下来到了美国,在异乡落地生根,成家立业,一待就待了七十几年,陌生的国度变成了熟悉的家园,回忆起当年,老先生还记忆犹新,就算是尘封多年的往事也能够侃侃而谈。其实科州对在华府过了一辈子的他是陌生的,在孩子殷勤的邀请下,耋耄之年才和太太告别了熟悉的地方和朋友在来到了这里,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不时到老人中心做活动和聊天的他,钱包里还夹着前几年过世的老伴还有孩子们的照片,老先生今年100岁了,这个月散居美国各地四代同堂的家人都会齐聚丹佛为老先生贺寿,中心里的人都叫他蒋先生,老先生叫蒋任,这是他的故事。
0 Comments
学生们都管他叫郭教授,在科罗拉多大学任教多年的他桃李满天下,他是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专家,现代大禹,对科州的洪灾防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研究理论影响了现代人对防洪工作的认知。他和太太在台湾是大学同学,婚后两人一同来美深造,因为工作从伊利诺州千里迢迢穿山越岭的来到丹佛这个相对陌生,没什么华人的丹佛,没想到在这里一住就住了40年,见证也亲身参与了这些年华人社区的成长和变化。他是家中的长子,家庭观念极重的他在生活稳定后就把在台湾的父母接来同住,认为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的他,也把弟弟妹妹申请过来,让家族在这里繁衍,在这里茁壮,从当年离乡背井的两人,变成了三代同堂25个人的大家庭,做为家族大家长的他,谈及家人脸上总是有掩藏不住的笑容和满足感,退休后含饴弄孙,奉献侨社的他还是一样的忙碌。他叫郭纯园,这是他的故事。 1987年一个来自上海的年轻小伙子走进了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建筑规划学院(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的教室里,这是刚刚从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那么远,那么久,来到了这一个之前都没听过科罗拉多州那里一个叫做丹佛的地方,这里华人少的出奇,市中心到处都是荒废的仓库和没有什么建筑美感的露天停车场,这个和想象中的美国不太像的小城市,就是他今后两年读研要生活的地方。其实这地方没有他想象的糟,百业待兴的丹佛其实是一个都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沙堆,他享受和导师同学们漫天说地的在脑海里,在黑板上,在画纸上堆砌出这个城市的未来,1989年从学校毕业后一下子就找到了工作,到1991年更进到了行内人人称羡的Gensler建筑事务所的丹佛分公司工作,让初出茅庐的他有机会参与丹佛国际机场(Denver International Airport)这一个大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也让同侪们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他也藉由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在丹佛工作了7年后,就晋升为在外国建筑事务所华人还是凤毛麟角,属于公司最高管理层的首席建筑师。90年代是Gensler建筑事务所向海外大展拳脚的年代,1993年分别在东京和香港开了分公司,而来自上海的他当然理所当然的成为事务所开拓中国市场的开荒牛和领头羊,Gensler的上海分公司在2002年开幕,2004年他被任命为上海分公司的设计总监,执掌上海分公司的大旗,他在2015年完成了Gensler,也是自己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设计项目后,给业内投下了一个震撼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这家自己奉献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公司,开始了人生的第二个里程碑。他叫夏军,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二高楼,楼高128层,尖顶2073英尺的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师。这是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最杰出的校友之一,也是一个道道地地科州人的故事。
四零年代,他在一个喜宴上和她相识,在往后的日子里,她随着他,在那个动荡时代颠沛流离,一同经历了风风雨雨,对许多人来说如同电影里的情节,教科书里的故事,对他们来说那却是历历在目,有血有泪的生活点滴。五零年代,和许多人一样,他们随着撤退潮来到了百废待兴的香港,在这里,他们兢兢业业,成家立业,从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六口之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来到了从未听过的科罗拉多,他喜欢这里的美,他喜欢这里的静,他决定在这里开创他和家人的未来。七零年代,他们一家已经在这里生根,在这里开枝散叶,各有各的一片天。他曾经动荡,所以珍惜安稳,曾经受惠于人,所以知足感恩,他从当初的身无分文,到之后的事业有成。七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从当年的满头黑丝走到现在的苍苍白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九十多岁了,还是始终如一,和当初一样手牵著手,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个坎,每一条路。他是陈雉灵,这是关于他的故事。 初生之犊不畏虎,年轻的她到了这个地方重新开始,她不熟悉这个陌生的城市,而贴心的他也早已为她打点好了一切,让她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故事并不像童话般的就此终结,平淡悠闲的日子终究无法压抑她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期待,也让她开始了一段段平凡又不平凡的经历。这些年生活的体验,让她尝到了甜酸苦辣和人情冷暖,而社会的磨练,也让她从温室的花朵变成了兢兢业业独当一面的女强人,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一本初衷的用她的真,她的诚,继续的写着属于贾学燕的精彩篇章。 她是一个天之娇女,在那个改革开放的黄金年代,她有着人人称羡的工作,她落落大方,不拘小节,还带着些男孩子的豪迈。命运就是那么的偶然,在寻寻觅觅后,她巧合的遇见了来自科州的他,他被她那不同于其他女孩子的直率所折服,他喜欢看她吃东西,听她侃侃而谈,他喜欢她的一切,而她也为了他毅然决然的抛弃了高薪厚职,离乡背井到这个陌生的国度重新开始,在这里筑建家庭,开创事业,也写下了自己人生更精彩,更不一样的篇章,她是贾学燕,一个二十多年前来自北京的女孩。 他是一位86岁的退休老教师,和结发超过六十年的妻子,同甘共苦,一起走过了人生的每一段路程,他们因为相知而结缘,相惜而共进,他们感恩,他们豁达,他们珍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每一天。年轻时的他们为了家庭含辛茹苦,年过七旬的他们再一次提着行李,背着行囊,跟随子女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编织人生的另一段故事,现在的他们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四代同堂,再一次为自己创造出又一段精彩。小区旁,大家最常见到的还是两老家数十年如一日牵着手,在路上散步那熟悉的的背影,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不仅仅是苍苍的白发深深的皱纹,更多的是从容,是满足,这是老人家胡立坤的故事。 她是一个九零后的音乐精灵,从四岁接触小提琴开始,她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最爱说自己总被幸运之神眷顾,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后天不懈的努力,以全国小提琴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她曾经想到欧洲,但命运似乎冥冥中带着她前进,她毅然决然的离乡背井来到了美国继续深造,刚刚毕业的她又幸运的在激烈的竞争里脱颖而出被科罗拉多交响乐团招募为永久小提琴手,也成为了乐团里年纪最轻的演奏家,她和科罗拉多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两年过去了,她渐渐的爱上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她喜欢这里的美食,也喜欢在夜空下漫步,在这里她开创了事业,也在朝那未知的未来一步步的走去,她是袁雯婷,一个科州的华裔小提琴家。 2004年她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在银行做了十多年人人称羡的工作,放弃了香港的都会社会,从未离开家的她告别了家人和朋友,飘洋过海来到了这个在美国中部这个只听丈夫说过的乡下地。她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渐渐的习惯了这里,钟情了这里,在这里她完成了梦想的学业,也找到了自己愿意贡献一生的事业,就算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还是会无悔的做出一样的决定,她是黄彩凤,一个十几年前到这里来的香港移民,这是她的故事。 一个初生之犊的彰化姑娘,十多岁就离乡背井到日本求学,从小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她在异域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命运的牵引下来到了科州,遇到了携手一生的伴侣,在这个毫不熟悉的地方继续了自己精彩的篇章。原本想做导游的她,端过碟子,也卖过房子,更笑说自己现在还成了一个卖鱼婆,她是蔡筱玲,食品公司八面玲珑的女强人,居酒屋那个笑容可掬的老板娘。 她曾是一个物理老师,也是一位中文老师,但她现在却以做为一个功夫师父做为终身的志业。在九零年代,她全家搬到了英国,又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美国,最后在科州落了脚,不论在哪里都充满欢笑,朋友如云的她却喜欢上科州这个才来了没有几年的地方,在这里,漂泊多年的她找到了家的感觉。这是于月令,一个乐天知命,多才多艺的功夫师父的故事。 这是一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故事,她常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根的人,如同沧海浮萍般的随着命运漂流,童年的记忆里是不停的迁徙,刚刚避过了内战又碰到了韩战,从东北到朝鲜,再到了当年那百业萧条的韩国,为的只是找一个居所,一个能安稳过日子的地方,为了追寻不同的命运她到过台湾,去过日本,最后到了美国这个大家都向往的新大陆,原本打算手执教鞭立德树人的她,偶然下拿起了锅碗瓢盆,一转眼就是数十寒暑,很多人认识的是那个运筹帷幄的老板娘,含辛茹苦支身培养儿子成人的慈母,但她更欣慰的是能够让儿子朝着自己的梦想飞翔。现在的她以子为荣,更多人认识的是那个做为科州首位华人市长和年轻法官母亲的她。她是王秀云,一个七十年代到科州开餐厅的华人。 这是一个从八零年代开始的故事,一个平凡的台湾眷村姑娘为了爱情远渡重洋来到了异乡,初生之犊的她,对未来充满着幻想的来到了这个陌生地,从生活的甜酸苦辣里学习和成长,三十多年前的她为了爱情义无反顾,二十多年前的她伴着丈夫四处奔忙,十多年前的她为了女儿含辛茹苦,而在兜兜转转,跌跌撞撞之后,已届耳顺之年的她现在属于自己,要让自己在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活的精彩,活着实在。这是吴纪珍的故事,也是那个时代科州华人的一个缩影。 周宝生,一个1984年来自香港的小伙子,家人在五十年代从上海迁徙到了香港,出身名门的他,自小衣食无忧,在那个年代的香港他是人人称羡的公子哥儿,他总有说不尽的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就算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小镇读书时,在他的周围也总是不少欢声笑语,机缘巧合下他来到了科州,在这里遇到了人生里的一半,也仿佛宿命般的让这艘四海漂流的船舶找到了停靠的码头,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鬓角已经发白的他,不但是妻子的丈夫,也是女儿们的爸爸,孙儿的公公,早些年已经退休的他,还是能够在女儿开的餐厅一角找到他的踪影,还是一如既往悠闲的叹世界,这是港仔周宝生的故事。 1987年11月16日一个20多岁的年轻少妇带着三个孩子和老父风尘仆仆的在台湾桃园机场登上了飞机,飘洋过海的来到科州这个陌生地,和那时许多在美深造的小两口一样,追随在这里读研的丈夫。这个地方和她所熟知那五光十色繁忙的台北有天壤之别,生活步调也和她在上班的时候迥异,随遇而安的她,在这里照顾孩子,丈夫和老父成为了她生活的全部。2006年的她重新投入了那个20年前让她充满激情和理想的事业,办刊办报,投身公益,在这里撒下文化的种子。今天的她已经含饴弄孙,当年那三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各自开创了出一片天地,虽然多了些岁月的痕迹,但当年轻抚襁褓中孩子的那双手,还是和从前一样是孙辈们最温暖的慰藉。这是八十年代台湾移民赵玉台的故事。 黄余鸿仪,19岁从广东长沙师范学校毕业,原本计划持教鞭培育英才的她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因缘际会的来到了科州,由于先生同时是协胜公所和黄氏宗亲会的一名要员,也让老太太巧合的见证和参与了那些年丹佛堂口的故事,如今这些当年的纷纷扰扰都引进成为了过往云烟,科州那些年的多少事,都付老太太的笑谈中。 黄余鸿仪,一位九十二岁在丹佛已经住了七十年多的老太太,战后四十年代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和是美籍华裔退伍军人的丈夫一见钟情,千里相随,伴随着丈夫到科州成家立业,除了是和先生一起筚路蓝缕养家糊口的贤内助外,更是一手把七位子女教育成材的慈母。老太太和先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知相惜将近六十载,她的一生犹如战后丹佛早期华人的断代史,虽然还记得这些故事的人可能已经屈指可数,但是如果没有那一代人的兢兢业业,牺牲奉献,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脚印,这里华人的历史可能就随着大时代而消失无迹。在这里老太太用自己声音,说出自己的故事,还有那些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科州华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中叶,我们在几篇“丹佛,我们的家”的故事里,希望从零零星星的故事,拼凑出早期华人在科州的点点滴滴,科州的华人到了上世纪中叶随着许多华人第二代都离开了这里到东西两岸去发展,基本上本地华人已经寥寥可数。而华人第二波的移民潮主要是从1965年美国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案开始,虽然排华法案已经在四十年代就已经废除,但一直到六十年代才正式放宽了移民的限制,不论国籍给予有技术专长或在美有亲属的移民申请人优先考量,当时还是美国邦交国的台湾(中华民国)有理工专长的华人,自然而然的成为美国华人移民的主要来源,吸引到了许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赴美深造,成为了当时在美华人的中流砥柱,这一波移民潮随着台海局势渐趋常态和台湾的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已经开始渐渐放缓,之后的移民慢慢转化为亲属移民为主。在这期间随着1975年越战结束,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成立,有三波的越南移民潮,第一波是1975年美国撤军时协助大批南越大城市教育程度较高的军民赴美,第二波是七十年代后半叶,有被称为船民的主要来自县镇教育程度比较低的越南难民,而第三波则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美的越南侨民申请家人赴美。而三波中都有不少的越南华人。而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直到1977年才允许国人移民美国,但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主要是从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才陆续开始,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一批批有理工专长的年轻人也赴美深造,应该不少人还对邓小平1979年在清华大学说的“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要增大”;“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这些谈话记忆犹新,也让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就有数十万人放洋到世界各地留学。而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由于中国学生运动,美国政府大幅度的放宽来自内地移民给与政治庇护的名额,让当时许多仍在美深造的留学生决定留美,和照正常程序技术移民的中国人一起成为了第一波来自中国大陆移民的主力。而中国大陆最新一批的移民潮则是在邓小平南巡,中国加速改革开放后,除了有越来越多有理工专长的人才赴美深造外,随着人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也有更多家庭有能力自费让子女赴美留学。绝大多数从台湾来美的华人还是以华人聚集地,高等学府较多的东西两岸城市为首选,但随着台湾产业结构转型,科州还是吸引到了不少特定领域赴美深造的华人,而本地的越南华人主要是在八十年代左右到美国的第二波和第三波越南难民,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比较类似于台湾的移民模式,还是以自身所学相关产业为主。所以相对上科州华人的移民潮,和东西两岸相比都有数年的时间差,科州往往都不是大家的首选,而是因为专业工作和经济条件因素而决定在这里落地生根。逝者已矣,來者可追,七十年代到科州的一批年轻人如今都已到了古稀之年,虽然我们只能够从剪报里了解到科州最早华人的故事,但我们至少还有机会能够第一手的去记录这近数十年科州华人的历史,把我们的故事拼凑成一张多彩多姿的花布,留给下一代让去传承去延续。
|
Archives
July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