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分享了一则本地外国友人写的一篇关于中山先生丹佛之行的文章,文章里提到“......Brown Palace旅馆有一位在职历史学家Debra Faulkner(以下称佛太太),著有“The Ladies of the Brown”一书。她十分熟悉孙中山在他们旅馆的这件史实。电话中她告诉我:“你下次来时,我可以带你参观321室,看看其他历史资料。"......佛女士指著墙上孙中山手写“天下为公”的框照,......当然也少不了孙中山和随行友人在旅馆住客登记簿上的签名複印。我们也有幸见到了由资料包内拿出的原始登记簿页。 “孙逸仙321室, Wong Wun Soo 323室,来自三藩市。”他们是10月10日当天最後登记入住的客人.....我从昔日Denver Daily News第一版上也找到了一张孙中山得照片和报导,“黑痣,短髮,圆顶窄风帽子。”“他在丹佛停留得时间很短,但极具重要性。”“这为推翻满清得革命者和Wong Wun Soo再市中心区得Market路2021的中国戏院演说筹款,受到华人宗亲社团和秘密会社的热烈欢迎......"。对于中山先生在丹佛的事迹我们早前已经做过讨论,但关于陪同先生到丹佛的Wong Wun Soo则是只得其名而不知其人,在翻阅一些史料后,我们开始对Wong Wun Soo是何许人也有了更深的一层了解。先生其实也大有来头,他的名字叫黄芸苏,号魂苏,广东台山人,1908年考取两广游学预科馆,肄业一年,复考取清政府举办的公费留学生,与任鸿隽、宋子文等11人赴美留学,1909年,先生与台山籍青年黄伯耀、黄超伍、李是男、温雄飞等在旧金山成立少年学社,出版宗旨为“以民主立宪为志愿,以美国政体为主义”的油印刊物《少年周刊》,鼓吹反封建走民主共和的道路。1910年孙中山赴美,少年学社全体成员加入同盟会,而先生也终其一生做为中山先生忠实的追随者,尔后《少年周刊》改为《少年中国晨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并且经由致公总堂为革命事业筹款。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後,中山先生委任黄芸苏先生为同盟会美洲支部长,兼筹饷局负责人。同年6月至10月,先生随中山先生在美洲各埠演说募款,包括10月11日在丹佛中国剧院(现棒球场前的View House餐厅)的那一场演说。民国成立,先生回国任临时大总统特派广东宣慰委员,中山先生辞退总统後,先生奉命返美,攻读华盛顿大学,并于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先生于1914年在美发动华侨募捐,协助中山先生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又奉命整顿檀香山和墨西哥各地党务党报。先生于1921年返国,历任大本营秘书兼广州市财政局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後,先生曾任财政部财政设计委员会常委、国府参事与秘书。1929至1931年任驻檀香山领事,1931至1932年任旧金山总领事,1933年驻墨西哥特命全权公使。对日抗战开始回国,奉命整顿湖南税务,出任湘赣区长沙分区税务管理局局长,及一战区货运稽查处处长。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任命其为“训政时期”立法委员。1947年任驻多米尼加特命全权公使。退休後,返美任洛杉矶中华学校校长,先生于1974年5月18日在美加德满都逝世,享年92岁。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Archives
March 2025
Categories |